[发明专利]搅拌造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5102936.3 | 申请日: | 199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2C1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造粒机 | ||
本发明涉及搅拌造粒机,特别是涉及在搅拌罐内用搅拌浆叶对处理物和粘合剂一起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以形成所需粒度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
通常的搅拌造粒机是在罐内加入粉状处理物和适量的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使处理物形成适宜粒度的粒状物。
在这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罐内设有上下一组能旋转的搅拌浆叶,搅拌浆叶对处理物和粘合剂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并进行搅拌、造粒及破碎,形成所需粒度的粒状物。
而且,上下一组的搅拌浆叶安装在同一旋转轴上,由于以同一转速在同一方向转动,因而对罐中心附近和内壁面附近产生的剪切力、离心力不同,在罐的中心部会出现处理物的滞留,或在罐的内壁面出现处理物的粘附。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处理物整体的均匀搅拌,不能形成均一粒度的粒状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建议将罐内上下一组能转动的搅拌浆叶设计成,不同的搅拌浆叶连结在转向不同的转轴上,下侧的搅拌浆叶以低速转动,而上侧的搅拌浆叶以高速转动。
在这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罐内的处理物被低速转动的下侧搅拌浆叶提升流动而聚集在内侧,而且,搅拌浆叶转向前方部分的处理物形成一大堆。
因此,由于形成堆的处理物被高速转动的上侧搅拌构件施以向下流动的剪切力,在罐内加入粘合剂一起进行搅拌造粒、粉碎时,形成了所希望粒度的粒状物。
但是,由于下侧搅拌浆叶朝罐底部分的面积大,搅拌处理物时阻力变大,粘附在罐底的处理物的数量增加,电能消耗也变大了。
另外,由于搅拌浆叶的形状使处理物的上升力变小,难以实现处理物整体的均匀搅拌,不能形成粒度均匀的粒状物。
特公昭59-21649公开了防止罐底和内壁面粘附处理物的搅拌造粒机。
该搅拌造粒机在罐的底面侧设有搅拌浆叶,在搅拌浆叶上方的罐内设有破碎浆叶,搅拌浆和破碎浆装在不同的转轴上,从而可以不同方向转动。
在这种搅拌造粒机中,罐内投入的处理物由于搅拌浆叶的低速转动而向上提升,并聚集在搅拌浆前端突出部内侧,在搅拌浆转向前方部分形成一堆处理物。
这样形成的成堆处理物,由于施加高速破碎浆叶转动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被粉碎,与在罐内投入的粘合剂一起搅拌造粒、进行粉碎而成为所需粒度的粒状物。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由于搅拌浆驱动源的旋转中心与搅拌浆的两端大致成一直线位置,因而转动时负荷非常大,随着处理物在罐底面侧的粘附,处理物向上的提升力变小。
因此,即使破碎浆叶高速转动也不能使处理物全体得到均匀的搅拌,不能形成粒度均匀的粒状物。
另外,在大型罐中投入处理物和粘合剂的情况下,罐的拆装需要不少时间,搅拌浆的修理、更换等非常维修也日常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前的不足,提供可用小的驱动力搅拌,同时可防止处理物在罐底面和内壁面的粘附,使处理物全体得到均匀的搅拌而成为均匀粒度的粘状物,而且即使用大型罐也容易维修的搅拌造粒机。
为了解决以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对机内投入的处理物及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和粉碎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可装处理物和粘合剂的罐;
在罐底面中央设有可在相反方向转动的低速旋转部件和高速旋转部件;
在上述罐底面侧的上述低速旋转部件上连有使罐内的处理物及粘合剂向上提升并向内侧汇集的下搅拌部件,
在上述下搅拌部件的上方位置的上述高速旋转部件上连有使上述处理物和粘合剂提升及下降并对处理物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上搅拌部件,
由上述下搅拌部件和上搅拌部件形成所需大小的粒状物。
而且,上述下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构成,各搅拌浆叶的一端与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相连结,更进一步该端位于由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的中心与下搅拌部件另一端所成的连线的转向后方。
再者,上述下搅拌部件的另一端部沿罐的内壁向上翘起。
上述的上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分设在至少上下2段,上段的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上倾斜,下段的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下倾斜。
另外,前述罐内还设有内部冷却/加热用夹套、投入粘合剂用的进料喷咀和排放内部气体用的通气过滤器。
再者,上述罐的上部为截头圆锥筒状,下部为碗状,两部分可以分开,罐附近设有分开上下罐用的拆开手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机内投入的处理物和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三井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炽灯
- 下一篇:运动矢量解码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