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的容器的保持装置和调节该保持装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3093.0 | 申请日: | 199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让-克劳德·布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玛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5/10 | 分类号: | G21C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德山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反应堆 容器 保持 装置 调节 方法 | ||
1.一种压水核反应堆的容器,它包括一个一般为圆柱体形的壁(1、21、41、51),其轴线在容器的工作位置是竖直的,在其下端部用一个圆顶形底盖封闭并包含有一个圆柱形筒体(4、24);该圆柱形筒体相对于该容器同轴布置并在其下部处与一个非常厚的堆芯支承板(5、25、52)形成一体;形成反应堆下部内部零件(3,23)的筒体(4、24)和堆芯支承板(5,25,52)在垂直于容器轴线的方向被保持,并且在筒体(4,24)断裂的情况下,由与堆芯支承板(5,25,52)相接触的保持装置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至少包括三个绕堆芯支承板(5、25、52)的周缘分布的组件(22、56),每个组件包括:
—一个键(26,36,40,58),其在堆芯支承板(5、25、52)处固定到壁(21、41)的内表面上,并包括一个在容器的轴线方向布置的棱柱形的端部,及
—一个在堆芯支承板(5、25、52)的周缘部分中开向外侧的开口(29,49,54),以便以一定间隙接收键的端部(30、45、50),该键通过固定在堆芯支承板(5、25、52)的周缘部分中的开口(29、49)的内部的一个键槽(28、38、48),该开口在堆芯支承板的下部在径向和厚度方向被加工,并由一个垂直于容器轴线的上表面(29d)限定并加工在堆芯支承板中,以便在下部内部零件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堆芯支承板,所述键具有与该键槽匹配的形状和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28、38、48)包括一个沿容器轴线方向的U形成形部分和一个大体平行于堆芯支承板(5、25、52)的表面且垂直于容器轴线的平面部分(31),键的端部(30、35、45、50)借助于键槽成形部分的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和径向保持堆芯支承板(5、25、52),并借助于朝向开口(29)内部的键槽的平面部分(31)的表面支承堆芯支承板(5、25、52)和下部内部零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键(36)包括一个用来以一定间隙嵌入在其中固定有键槽的堆芯支承板(5、25、52)中的一个开口内的第一端部(35a)和一个在堆芯支承板的圆周方向具有较大宽度以便限定够到堆芯支承板(5、25、52)的下表面的台肩(35c、35d)的第二端部(35b),以便在堆芯筒体(24)断裂的情况下保持下部内部零件(23),除此之外,键(36)的第一部分(35a)的端表面布置在制在堆芯支承板(5、25、52)的外缘中的开口的固定键槽的上表面之下,在所述键(36)的所述第一部分(35a)的端表面和固定在开口的键槽的所述上表面之间的间隙J接近于所述键(36)的台肩和堆芯支承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J′。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键(40)包括一个轴向的、总体为圆柱形的凹坑(43),该凹坑包括一个在键(40)的上表面上露出的大直径的上部和小直径的下部,在凹坑中插有一个其轴向长度大于凹坑(43)的深度的管形金属缓冲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管形缓冲件(47)包括一个穿有诸开孔(47′)的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堆芯支承板(25)中的开口(29、49)外部的键(26、40)的那部分包括在其上端和在其下端的成形表面(34a、34b、44a、44b),以便限制流动在核反应堆容器内即在位于容器壁(21、41)的内表面与下部内部零件(23)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的冷却剂的压头损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包括六个绕堆芯支承板(5、25、52)的周缘分布的组件,每个组件包括一个键和一个在堆芯支承板的外缘中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的各组件绕容器壁(21、41)的轴线不对称地分布。
9.一种核反应堆容器保持装置的调节方法,该核反应堆的容器包括一个一般为圆柱体形的壁(1、21、41、51),其轴线在容器的工作位置是竖直的,在其下端部用一个圆顶形底盖封闭并包含有一个圆柱形筒体(4、24);该圆柱形筒体相对于该容器同轴布置并在其下部处与一个非常厚的堆芯支承板(5、25、52)形成一体;形成反应堆下部内部零件(3,23)的筒体(4、24)和堆芯支承板(5,25,52)在垂直于容器轴线的方向被保持,并且在筒体(4,24)断裂的情况下,由与堆芯支承板(5,25,52)相接触的保持装置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至少三个保持内部零件的组件绕堆芯支承板的周缘分布,每个组件包括一个键在堆芯支承板处固定到壁的内表面上,并具有一个棱柱形的端部;以及一个在堆芯支承板的周缘部分中开向外侧的开口,以便以一定间隙接收键的端部(30、45、50),其特征还在于,
一个临时键槽(53)布置在堆芯支承板(52)的外缘中的每一个开口中,该临时键槽具有标准的尺寸并在将要朝向键(58)的端部(50)的对应表面的内表面上布置有距离测量装置(55a、55b、55c、55d),
下部内部零件布置在核反应堆容器的内部,调整该下部内部零件,使得位于其上的临时标准键槽(53)与键(58)的端部(50)啮合,
测量信号在容器外部接收和记录,
键槽的尺寸通过测量计算得,使得能够在键(58)的端部(50)的表面与键槽的对应表面之间获得确定的间隙,
制成具有要求尺寸的键槽,
键槽固定在堆芯支承板(52)的开口(54)的内部,及
下部内部零件布置在核反应堆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玛通公司,未经法玛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