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向排烟的燃气炉具无效
申请号: | 95103301.8 | 申请日: | 199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发明(设计)人: | 岑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武祥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燃气 炉具 | ||
本发明设及燃气炉具的排烟方法等问题。
现有家庭和小食店、小作坊等小单位使用的燃气炉具,均是散发式排烟,再用抽烟机排烟出室外。这种排烟方法要附加设备,耗费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排烟的燃气炉具,烟气由出烟口经烟通排向室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炉具设有L型或U型的聚烟槽,如图1、图2和图3、图4所示,聚烟槽和炊具组成通烟道,烟气由出烟口经烟通排向室外;或是炉具设有U型封头,和锅壳组成烟箱,烟气由出烟口流向烟通排出室外;开关和点火装置装在分隔板下面,分隔板之上是炉膛。
本发明只须用陶土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围护结构,设有聚烟槽或是U型封头,再装上所需配件便可使用了。定向排烟燃气炉具无须附加设备排烟,靠烟通自然通风,投资少、省电节能;通风好、炉膛废气少、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炉具变换位置容易,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下面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锅用燃气炉具的平面图,1是炉边,2是聚烟槽,4是喷火口,5是分隔板,9是出烟口。图2是A-A剖面图,1是炉边,2是聚烟槽,3是炉壁,4是喷火口,5是分隔板,6是支架,7是观察孔,8是开关孔,9是出烟口。图3是煲用的燃气炉具的平面图,11是聚烟槽,13是煲支点,14是喷火口,15是分隔板,19是出烟口。图4是B-B剖面图,11是聚烟槽,12是炉壁,13是煲支点,14是喷火口,15是分隔板,16是支架,17是观察孔,18是开关孔,19是出烟口。图5是锅壳用的上半个炉具的平面图,21是封头,22是蒸气管孔,23是聚烟线。图6是C-C剖面图,21是封头,22是蒸气管孔,23是聚烟线。图7是锅壳用的下半个炉具的立面图,33是进水管缺口,39是支架。图8是锅壳用的下半个炉具的平面图,31和32是锅壳支点,33是进水管缺口,34是喷火口,35是分隔板,36和37是封头,38是档烟板。图9是D-D剖面图,31和32是锅壳支点,34是喷火口,35是分隔板,36和37是封头,38是档烟板,39是支架,40是观察孔,41是开关孔。图10是锅壳局部剖面图,51是锅壳,52是烟管,53是蒸气管,54是水箱,55是进水管,56是出水管。图11是锅壳和炉具装配图,61是蒸气管,62是锅壳,63是进水管,64是上半个炉具,65是下半个炉具,66是喷火口,67和68是烟箱,69是出烟口,70是观察孔,71是开关孔。
图2所示的锅用燃气炉具的烟气是这样流动的:锅置于炉边1上,火焰从喷火口4喷出,烟气进入聚槽2和锅组成的通烟道,经过出烟口9流向烟通排出室外。聚烟槽2也可以做成V型或U型。图4所示的煲用的燃气炉具的烟气是这样流动的:煲放进炉中,支承在支点13上,火焰从喷火口14喷出,烟气经过炉壁12和煲之间的缝进入聚烟槽11和煲组成的通烟道,再经过出烟口19流向烟通排出室外。图11所示的锅壳用的燃气炉具的烟气是这样流动的:火焰从喷火口66喷出,烟气经过锅壳和炉具之间的缝,进入烟箱67,又经过烟管进入烟箱68,再经过炉具和锅壳之间的缝和烟管流向出烟口69进入烟通排出室外。
本发明也可以燃油,油气化后再燃烧,火焰也是从喷火口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武祥,未经岑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复印粉用粘合树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光电热能收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