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机及针织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3497.9 | 申请日: | 199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武者利光;柳内雄一;森川健;丹羽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者利光;日清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B15/66 | 分类号: | D04B1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针织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
传统的针织机,其织针间的间隔是统一设定的,并使纱线的供给速度与针筒的旋转速度连动,由此得到线圈大小统一的针织物。或者是对织针以一定间隔乃至随机地抽取,使针织物带有不匀感。
然而,传统的针织机具有以下问题,即,由于线圈的密度是统一的或随机的,故与手工编织的具有自然不匀感的编织物相比,人为的痕迹特别明显,缺乏自然感,不能给人以舒适感。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自然不匀感、能给人以舒适感的针织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用工业方法制造出纬向的编织图案具有l/f起伏的针织物。
本发明中所谓“l/f起伏”,是指具有频率成分f的能量谱与l/fk成比例,k是指具有近似于1的值。
以下对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是针织机的主要部分的概要。
图2表示喂纱单元。
图3表示针织单元。
图4为2层三角的配置图。
图5为另一种2层三角的配置图。
图6为3层三角的配置图。
图7表示具有l/f起伏的曲子。
图8表示具有l/f起伏的织针的配置。
图9为在浮线编织的分布中具有l/f起伏的针织物。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针织机的概要(图1)
针织机1,以圆形针织机1为例,包括在周边上部配置多个筒管21且从筒管21供给并控制纱线22的喂纱单元2、用织针30编织针织物6的针织单元3、将针织成的针织物6加以卷取的卷取部4、以及控制针织机1的控制部5。本发明不只限于圆形针织机,也适用于横机、经编机等。
喂纱单元(图2)
喂纱单元2是向针织单元3供给纱线22的装置,有卷绕纱线22的多个筒管21。纱线22从筒管21经筒口制动器23、IRO带24、及给纱口而被提供给针织单元3的织针30。主电动机52的旋转所产生的旋转力经齿轮箱51、25等而控制IRO带24,使调节纱线22的供给量,并将纱线22供给织针30。
针织单元(图3、图4)
针织单元3在针筒34的外周的轴方向设有譬如2088个槽,并在这些槽内保持有可移动的织针30。织针30有针钩31和针舌32,可钩住纱线22进行针织。为复盖针筒34的外周配置有三角支架35,其内部是三角36,三角槽37内卡合着织针30的针踵33。这种构造不仅适用于单面圆形针织机,还适用于一般构造的圆形双罗纹针织机和圆形罗纹针织机,这种圆形双罗纹针织机和圆形罗纹针织机是除了针筒34的构造外,还在针盘上面略成放射状地排列多个织针,并在该针盘上面设置三角。
三角(图4、图5、图6)
三角36内有卡合织针30的针踵33的三角槽37。三角槽37内有与编织方法相应的图案,例如针织的图案例61是连续的山型槽的图案,而浮线与针织的混合编的图案例62则是山型槽与水平槽的图案,集圈与针织的混合编的图案例63则由山型与高原型槽的图案组成。当针筒34旋转时,织针30的针踵33就沿着三角槽37上下运动,形成与该图案相应的针织物6。如果三角槽37的图案上下形成2层以上,且织针30的针踵33与各图案的三角槽37卡合,则可得到纬向编织发生变化的织物6。例如,如图4所示,上层用针织的图案例61,下层用浮线与针织的混合编的图案例62,将织针30连续与上层的槽卡合,将与此相邻的织针30与下层卡合,再将相邻的织针30与上层卡合等,如此交替排列,便可得到在纬向出现针织64及浮线与针织的混合编65的针织物6。如编织图5的两种图案时,可得到纬向表现的针织64及集圈与针织混合编的针织物6。另外,如象图6所示的那样,将3种图案排列,则可得到在纬向出现针织64、浮线与针织的混合编65及集圈与针织的混合编的织物6。
l/f起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者利光;日清纺织株式会社,未经武者利光;日清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