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95103538.X | 申请日: | 199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贤治;大门五郎;平泽邦夫;山根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H33/16 | 分类号: | H01H3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断路器 | ||
1.一种气体绝缘断路器,包括一个带有静止极和可动极的开断件和一个电容器,开断件装在充满绝缘气体的金属容器中,电容器电气并联在上述开断件的静止极和可动极之间,并沿可动极的开闭方向延伸,它包括一个支承所述开断件的静止极和可动极的极间绝缘支撑件及一个有比所述极间绝缘支撑件的介电常数小的绝缘套筒,此套筒是用于容纳沿所述极间绝缘支撑件放置的所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绝缘支撑件为圆筒形,相对的开断件的静止极和可动极装入该圆筒中,所述静止和可动极以开断/闭合操作轴线水平穿行的方式安装,所述装在所述绝缘套筒中的电容器被装在所述极间绝缘支撑件的侧壁内,在所述极间绝缘支撑件侧壁上还开有一个沿垂直方向上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绝缘套筒的厚度大于0.1mm,小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绝缘套筒用碳氟树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绝缘套筒用碳氟树脂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为安放所述的用于容纳电容器的绝缘套筒,沿所述的极间绝缘支撑件开有一个孔,此外,从所述极间绝缘支座的外圆周表面到所述的孔内开有一个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的厚度选择为大于0.1mm,小于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的用于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用碳氟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安放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而在所述的极间绝缘支撑件上开的安装孔被加工成圆柱形并且该圆柱形孔的两端的直径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的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被加工成圆柱形,而且在两端的内直径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的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用在所述的电容器外圆周围绕一层薄的绝缘板的方法制做。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的电容器沿所述的极间绝缘支撑件外表面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静止极和可动极被所述的极间绝缘支撑件支撑,所述的电容器沿其轴线方向的中心位于相同的轴线位置安装。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所述的开断件的一个极的端部被一个绝缘体所支承并连接到装有为操作所述的开断件用的操作机构的操作箱上去。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在金属容器上正对着所述的极间绝缘支撑件上的孔的表面上开了一个手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为圆柱体并且接地的金属容器的端部开口处的直径,要选择大于内接已装了集电器的开断件组件的虚线圆柱体,该金属容器用于容纳所述开断件和固定到所述开断件两端的集电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绝缘套筒的厚度选择要大于0.1mm,小于10mm。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用于容纳所述的电容器的所述的绝缘套筒用碳氟树脂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5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电气触头的方法
- 下一篇: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