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尾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03551.7 | 申请日: | 199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睦;小平茂;木之内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尾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等车辆上的尾灯装置。
一般,为了缓和作用在尾灯上的振动加速度,车辆的尾灯是通过缓冲橡胶等浮动地安装在车身构件上,并以罩构件覆盖其周围。
如此将尾灯浮动地安装在车身构件上时,虽然其振动加速度得到缓和,但是代替它的是振幅有加大的倾向,振幅大时,尾灯与上述罩构件碰触,并且由此产生大的加速度,因此,在尾灯与罩构件之间必须具有规定的间隙。特别是在摩托车上,尾灯在上下方向容易产生振动,因此上下方向的间隙变得重要。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105140号公报中公布了如下的摩托车的尾灯装置:为了如上述那样安装的尾灯在重量等方面的降低,并且为了避免尾灯与罩的上下间隙变得不均一,通过缓冲橡胶将尾灯的前端安装在车身后部所安装的托架的纵壁上,在纵壁后侧的上下所设置的上下壁与尾灯的上下面之间夹以缓冲橡胶,将上下各尾罩紧固在托架的上下壁上,使侧罩后部的上下边缘嵌合连结在上下各尾罩的侧面上。
在上述的尾灯装置上,能使尾罩与尾灯之间的上下间隙保持均一,但是要使左右间隙也保持均一就需要更多的弹性构件,致使零件数量与组装工时增加。
就是说,如图1(a)所示,如果尾灯01是具有上下的水平边a、a以及与此垂直的两侧边b、b的形状时,则只要将上下的间隙α、α设定成规定值,就能防止由于尾灯01的上下振动而使尾灯01与罩02碰触。量是如图1(b)所示那样,在两侧边b、b相对于上下的水平边a、a倾斜的情况下,就不一定是那样。
其原因是,当罩02相对于尾灯01左右方向错位,如图2放大后示出的那样,罩02侧方的开口边缘C向尾灯01的侧边b接近到虚线C″所示的位置时,在尾灯01上下方向进行振动的情况下,在其上边a与罩02的上方开口边缘d碰触之前,侧边b即与开口边缘C′碰触,因此,较大的加速度(力)作用于尾灯01上。就是说,尾灯01的上下方向最小间隙α减小到β。
另外,上述尾灯装置,其托架的构造复杂而且零件数量多,组装工时与成本增加。再有,灯泡的更换也困难。就是说,由于在前方车身侧托架种类较多,要想由前方更换灯泡时,它们会造成妨碍,要想由后方更换时,不卸下侧罩就不能卸下透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样的以往的尾灯装置,提供克服上述各项缺点的尾灯装置。
本发明的车辆尾灯装置包括:覆盖车身后部的尾罩;设在尾罩后面的窗孔;位于尾罩包围的空间内、且浮动地安装于车身构件上的尾灯;上述尾灯的透镜被设置成面对上述窗孔,在尾灯的透镜面上的不面对上述窗孔的位置上,设置配合部分,上述尾灯的透镜和上述尾罩在该配合部分处通过弹性体相结合。
采用本发明时,由于是通过配合部分使尾灯的透镜与尾罩配合,两者不仅是上下方向,在左右方向也能相对地定位,因此在透镜的全周范围内能确保均一的间隙,使外观改善,同时还排除了如上述那样由于尾罩相对于尾灯在左右方向错位而导致与尾灯的上下振动相对应的间隙受限制的缺点。
由于在上述配合部分上夹装有弹性体,将尾灯浮动地安装在车身构件上而带来的防振效果不会因该配合部分而丧失,而且通过该配合减小了窗孔与透镜的相对振幅,因此,能使上述间隙减小,可获得更加良好的外观。
另外,本发明的尾灯装置不需要上述以往的尾灯装置上的那样复杂构成的托架等,因此形状与构成简单,能降低成本,并且灯泡更换也变得容易。
上述配合部分由互相嵌合的凸起部分与凹进部分构成,通过将上述弹性体装在该凸起部分的前端,能使尾灯装置的构成更加简化,并且使组装操作更加容易。
再有,如果利用装卸自如的单独的构件分开形成上述尾罩的后面时,则通过卸下该构件,能极其容易地由后方更换灯泡。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车辆尾灯部分的后面形状的两例的略图;
图2是说明由于尾灯与尾罩左右方向错位产生的问题的略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概略侧面图;
图4是尾罩的上面图;
图5是尾罩的侧面图;
图6是后面板的侧面图;
图7是从车身侧看到的后面板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尾罩内部构造的侧面图;
图9是后挡泥板的侧面图;
图10是后挡泥板的上面图;
图11是后挡泥板的立体图;
图12是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的后部信号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尾灯对于后挡泥板的安装构造的分解图;
图14是尾灯的后面图;
图15是图14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表示透镜与后面板的配合部分的剖视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冶金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具有增大的磁带容量的磁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