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霉素G钠盐制备及媒晶剂无效
申请号: | 95103695.5 | 申请日: | 199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景;王玉德;薜履中;王静康;王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9/16 | 分类号: | C07D499/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远方,张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霉素 钠盐 制备 媒晶剂 | ||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及青霉素G钠盐的制备。
青霉素G钠盐生产工艺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多步结晶法,即先制取青霉素G钾盐晶体,然后通过酸化提取或离子交换,再通过结晶制得青霉素G钠盐晶体,这种生产方法工序多、总收率低、设备投资大、且废液处理量大[许志忠主编,“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邬行彦、熊宗贵、胡章助主编,“抗生素生产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青霉素G钠盐用的媒晶剂,改变青霉素G钠盐晶体的晶形,由一步结晶法制得高纯度的青霉素G钠盐产品。
本发明的媒晶剂是复合媒晶剂,其配料组成为:
Mg2+盐: 0~80 wt%
Fe3+盐: 0~90 wt%
Fe2+盐: 0~50 wt%
Al3+盐: 0~90 wt%
Cu2+盐: 0~60 wt%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5~5g/l
媒晶剂制备条件为:先将配料的金属阳离子盐用酸或水搅拌溶解,控制媒晶剂溶液温度在20~35℃,用1M的盐酸和1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媒晶剂水溶液的PH值,辅以缓冲液将PH值控制在5.0~9.0,同时用1M的硫酸钠水溶液调节媒晶体剂水溶液的离子强度。
本发明与传统的多步结晶法相比,具有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且总收率高等优点。
实施例:将硫酸镁用1M的盐酸溶解,用1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粗调PH值,并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缓冲溶液将媒晶剂溶液的PH值控制在6.5~6.7,同时用1M的硫酸钠水溶液将媒晶剂溶液的离子强度调节在0.3~0.4摩尔/升。使媒晶剂溶液温度处于22~26℃,所配媒晶剂溶液中Mg2+含量为15~20wt%,并在每升媒晶剂溶液中加入0.8克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将霉青素G钠盐溶解在正丁醇--水体系中,配成效价25~30×104μ/ml的溶液,结晶时在此体系中加入10-4重量的本发明媒晶剂,通过减压蒸发结晶制成合格的青霉素G钠盐晶体,该晶体为整齐的柱状或斜方晶体,产品效价≥1662μ/mg,其它理化指标达到或超过199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有关标准,结晶过程收率达87~89%,下表列出了国内外与本发明青霉素G钠盐生产方法技术指标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D 杂环化合物
C07D499-00 杂环化合物,含有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环系,即含有下式环系的化合物 ,例如,青霉素,青霉烯;这类环系进一步稠合,例如与含氧、含氮或含硫杂环2,3-稠合
C07D499-04 .制备
C07D499-21 .有氮原子直接连在位置6和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
C07D499-86 .只有1个除氮原子外的原子直接连在位置6,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
C07D499-87 .在位置3未取代或在位置3连有除仅两个甲基外的取代基,并有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的化合物
C07D499-88 .在位置2和3之间有双键并有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和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