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食同源”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及其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03857.5 申请日: 1995-04-20
公开(公告)号: CN1113122A 公开(公告)日: 1995-12-13
发明(设计)人: 陈德昌;张惠兰 申请(专利权)人: 陈德昌
主分类号: A23L1/212 分类号: A23L1/212;A23F3/34;A61K35/78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许明贵
地址: 100036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同源 山楂 辅料 袋泡精 及其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及其工艺,尤其涉及中药和饮料同出一源的“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及其工艺,属于A23F3/00类。

盛产山楂的我国北方,又将山楂称作山里红或红果,它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每100克含维生素C80毫克,比苹果高13.3倍,比梨高20倍,比柑桔高2.4倍,还含有可溶性糖果胶,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素及钾、钙、镁、磷、锌、铁等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含山楂酸、酒石酸、枸橼酸、黄酮、内脂和甙类,有消食化积、散瘀、去痰、抗癌、调节心律,扩张血管地功能。故被誉为“益寿食品”。但山楂果小,含酸又高,口感差,不宜生吃,虽有上述优点但不如其他水果受人喜欢,市场销售量低,仅就华北一带每年就大量积压、利用率低,造成极大浪费,更无人利用其制成“药食同源”价廉物美的高档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这不足提供一种为大量使用山楂制成“药食同源”的高档饮料、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食同源”的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其特点是以山楂为主料,以甜菊甙、薄荷、菊花、金银花为辅料,其组分重量的百分比限定如下:

山楂  72-80%

甜菊甙  2-3%

薄荷  7-10%

菊花  6-10%

金银花  4-6%

一种“药食同源”山楂加辅料袋泡精及其制作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将选取的合格山楂用洗果机清洗干净;

(2)漂烫:用蒸气供热夹层锅烧开水(沸腾)放入洗净的山楂果。经5-6分钟,使果灭菌、软化;

(3)挤压:用滚压机将完成工序(2)后的山楂粗破碎;

(4)烘干:用烘干机,在温度60-70℃烘干6-8小时,使山楂含水量低于8%达到易保存不发霉;

(5)粉碎:利用粉碎机,将经工序(3)烘干的主料的山楂及辅料:薄荷、菊花和金银花,先后分开粉碎,经20-50目筛后,所得粉料分别收藏;甜菊甙从市场购来本身为粉末状直接可应用;

(6)调配:

把工序(4)加工后的主料山楂及辅料按以下配比范围配料:

山楂  72-80%

甜菊甙  2-3%

薄荷  7-10%

菊花  6-10%

金银花  4-6%

(7)混匀:配料后在搅拌机内混匀;

(8)小包装:用自动包装机,按标准剂量将混匀后配料装入无纺布小袋内,自动包装封口;

(9)灭菌:利用紫外线照30-4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山楂为主原原料,辅料甜菊甙,是从天然植物甜菊,又称甜叶菊,叶中提取的含多种高度的甜味物质,其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是一种理想的高甜度低热值的天然甜味剂,对老年人适宜,对肥胖人减肥尤佳。辅料薄荷与主料山楂及甜菊甙配用,能起到消食化积,软化血管、降血脂、清凉醒神,解署开胃。辅料菊花、金银花配合主料及甜菊甙能消食化积,软化血管降血脂,平肝、清热解毒。山楂代泡精加有辅料,不含食糖,对糖尿病患者,肥胖病都可食用,老少皆宜,价格低是大众的食品,便于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1:将选取的合格山楂用洗果机清洗干净;

(2)漂烫2:用蒸气供热夹层锅烧开水(沸腾)放入洗净的山楂果。经6分钟,使果灭菌、软化;

(3)挤压3:用滚压机将完成工序(2)后的山楂粗破碎;

(4)烘干4:用烘干机,在温度60℃烘干8小时,使山楂含水量低于8%达到易保存不发霉;

(5)粉碎5:利用粉碎机,将经工序(4)烘干的主料的楂及辅料:薄荷、菊花和金银花,先后分开,粉碎,经30目筛后,所得粉料分别收藏;甜菊甙从市场购来本身为料状直接可应用;

(6)调配6:

把工序(5)加工后的主料山楂及辅料按实施例取103克重量的配料,各组分重量及百分比如下:

取103克

山楂    80克    77.669%

甜菊甙    3克    2.913%

薄荷    8克    7.767%

菊花    7克    6.797%

金银花    5克    4.854%

(7)混匀7:配料后在搅拌机内混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昌,未经陈德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