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读写结合的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3933.4 | 申请日: | 1995-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渊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读写 结合 汉字 计算机 输入 方法 | ||
1、一种读写结合的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横”(一)、“竖”(丨)、“撇”(丿)、“捺”()、“折”(乙)]为基础,把任意按顺序书写的两笔画的先后书写次序特点归为2 5类;具体分类情况列表如下:
“横”(一)的5类:
先写横再写横,先写横再写竖,先写横再写撇,
先写横再写捺,先写横再写折;
“竖”(丨)的5类:
先写竖再写横,先写竖再写竖,先写竖再写撇,
先写竖再写捺,先写竖再写折;
“撇”(丿)的5类:
先写撇再写横,先写撇再写竖,先写撇再写撇,
先写撇再写捺,先写撇再写折;
“捺”()的5类:
先写捺再写横,先写捺再写竖,先写捺再写撇,
先写捺再写捺,先写捺再写折;
“折”(乙)的5类:
先写折再写横,先写折再写竖,先写折再写撇,先写折再写捺,先写折再写折;
(2)、用英文字母或符号表示上述2 5个类,可以一键对应多个类作为本发明输入代码码元符号;
(3)将汉字读音的声母和韵母用计算机键盘上的字母键、符号键、数字键、大写锁定键、换行键分别表示汉字读音的23个声母和35个韵母,可以一键对应多个作为本发明输入代码码元符号;
(4)a、对笔画少于等于3画的汉字,按其笔画书写顺序循环排足四画,取第一、第二笔画书写次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一击键码;取第三、第四笔画书写次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二击键码;取该字读音的声母或韵母为第三或第四击键码;
b、对笔画数大于3有偏旁结构的汉字即指汉字中通常所说的上下型、左右型、包围型和半包围型结构的汉字,取该字的第一、第二笔画书写次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一击键码;除第一、第二笔画所在偏旁以外部分的采取最大正规汉字、取不出最大正规汉字时,取该汉字常规可折成两部分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第二笔画书写顺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二击键码;取该字读音的声母或韵母为第三或第四击键码;
c、除笔画数少于3和有偏旁结构的汉字外都是无偏旁结构的汉字,取该字的第一、第二笔画书写次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一击键码;取该字的第三、第四笔画书写次序特点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二击键码;取该字读音的声母或韵母为第三或第四击键码;
(5)、按照笔画书写次序特点对汉字词组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单字时,大部分的常用汉字以该字读音的声母代码码元符号为第三击键码并作为结束码。
3、一种供上述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使用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将英文键盘键在保留原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在键的十字交叉点设园柱形小键,将空格键切成三段,中段位于正中,左右两段并联起来仍作空格键用,中间段用作切换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渊,未经刘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39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芝含片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字根定位汉字输入系统及其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