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边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04584.9 | 申请日: | 199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平泽裕;新井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00 | 分类号: | D05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边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贴边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缝制折成三层的贴边的贴边加工装置。
缝制诸如装饰衣袋开口边的贴边的传统工艺如图19(a)-(c)所示。
首先,将贴边布2放在底布2上并从上方用一把T形压尺R压在贴边布2上。在此状态下,将贴边布2的两端都沿压尺R的外廓向上折到如图19(a)所示的位置上并用缝纫针N将底布1与贴边布2缝合在一起。随后,用刀沿着图19(b)所示方向在底布1与贴边布2的中间切开,以形成一个开口1a。从缝纫机上取下布1和2。将贴边布2的两端穿过开口1a并折叠到底布2的后表面上。于是,如图19(c)所示,由此形成的贴边布2的各个部分构成了装饰衣袋开口的贴边。
在这样形成的各贴边上,衣袋上位于贴边布2与底布1缝合处的部分10(下称“缝合部分10”)与衣袋上位于贴边布裸露处部分11(下称“裸露部分11”)的布层数是不同的,即位于缝合部分10的布层数为4,而位于裸露部分11处的布层数为2。这两部分之间相隔一距离T,因而有损于贴边的外观效果。此外,这样形成的贴边不容易压匀。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本领域中已提出了一种如图20(a)所示的缝制贴边的方法。在图20(a)所示的贴边上,处于底布1与贴边布2缝合处的缝合部分有三层布,位于贴边2裸露处的裸露部分也有三层布。底布1的表面与贴边布2的表面平齐。该贴边是用图21所示的装置加工的。
图21中所示的装置上有一对可在缝纫机台面上前后左右移动的布料进给装置14。操作时,首先将底布1平放在该布料进给装置14上。然后,一对可垂直地移至或离开给布装置14的底布定位器18向下移至底布1上,使底布1的左部及右部分别被左右底布定位器18及左右给布装置14固定住。
然后,将两底布定位器18相向地移动约0.5mm,使底布1如图21中的1W处所示那样有一定的松驰量。随即从上方将一对贴边布压尺17放置在两底布定位器18之间。此时将两贴边布2a、2b分别放在底布定位器18及贴边压尺17上。具体地说,就是将一个贴边布2a放在一个定位器18及一个压尺17上,而另一个贴边布2b则放在另一个定位器18和另一个压尺17上。
在底布定位器18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对可垂直移动的左右压布摆臂件16。将该摆臂向下移动,使贴边布2a及2b在针N的落针点附近与底布1的左右端部接触(见图21)。
在此状态下,给缝纫机一个指令缝纫工序启动。响应于该指令,由缝纫机悬臂固定的两缝纫针N开始作垂直移动,而该对底布定位器18则与此同步地向前移动(即沿着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前移动)。由此使底布1的左右部与贴边布2a和2b用平线X燃(即如图20(b)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缝合起来。
此后,使底布1和贴边布2a、2b连同底布定位器18一起回到原始位置上。将底布定位器18相互拉开,从而消除松驰量1W,使底布1被拉平。
将压布摆臂件16收到上方之后,将分别设置在两底布定位器18上的一对折布件15向上移动,使得位于底布定位器18上的贴边布2a和2b的第一端部2d被抬起。在此状态下,一对分别与贴边布压尺17连接的延伸件20向外伸出,使贴边布2a和2b的第二端部2c分别沿平线缝X1和X2折叠,而第一端部2d则分别叠在第二端2c上(图22)。
此后,延伸件20收回并向下移动压布摆臂件16,使贴边布2a和2b被定位。此时,各贴边已被折成三层。最后,加工最终线缝Y(即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将贴边布2a和2b缝到底布1上(见图20(d))。
在该缝纫过程中,底布1被保持拉平(无任何松驰量)。因此,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略微偏离第一和第二平线缝X1和X2,偏离量约为0.5mm。
然后,用刀从底布1的中部,即位于第一和第二最终线缝Y1和Y2之间的部位切开,以形成一个中开口1a及在开口1a的两端形成V形口1b,随后将贴边布2a和2b穿过开口1a,使其折到底布1的后表面上。
于是,如图20(a)所示,底布1和贴边布2a、2b的缝合部与裸露部均具有相同的层数(即三层布)。底布1的表面与贴边布2a、2b的表面相互平齐。这样形成的贴边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而且易于压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公司,未经重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4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