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移动铸模内冷式快速连铸机无效
申请号: | 95104631.4 | 申请日: | 199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志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移动 铸模 内冷式 快速 连铸机 | ||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移动铸模式连铸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铸型腔能随其冷却过程中的铸坯同步收缩的,且每个单体的结晶器模块都有独立水冷却腔及水冷却系统的连铸机。
现有技术中的双带式连铸机,融熔金属连续的送入一对平行设置并按相反方向转动的水冷却带及其夹持的两列侧壁块体组所围成的铸型腔中,凝固成板状铸坯连续的拉出,两列侧壁块体组与其一对水冷却带同步移动,并可在铸坯的宽度的方向上平行移动改变位置,双带式连铸机的水冷却系统都是固定式设置的。
因此双带式连铸机存在如下的难题:
1,双带式连铸机的铸型腔是由一对水冷却带及其夹持的两列侧壁块体组,四套部件构成,其中的水冷却带很薄,机械强度很低,又因为水冷却带极易因受热或冷却的不均匀而发生变形,造成故障乃致报废,使得带式连铸机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受到了严重影响。
2,双带式连铸机的一对水冷却带是平行设置的,而被夹持的两列侧壁块体组只能在铸坯的宽度的方向上平行移动改变位置,因此由水冷却带及其夹持的两列侧壁块体组所构成的铸型腔只能是一个四壁尺寸固定的腔体,而其铸型腔内的铸坯却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的降温收缩,致使铸坯与铸型腔壁之间产生了间隙,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热阻,使冷却效率急剧的下降,造成了铸坯的冷却不均匀,极易造成铸坯“脱方”“角裂”等故障发生。
3,双带式连铸机的水冷却装置都是固定设置的,而构成铸型腔的水冷却带及其侧壁块体组却是连续的组合,移动,折分的往复循环,这就给冷却水的封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极易因冷却水的浸润,渗透而造成铸坯产生“飞边”“毛刺”甚至造成铸型腔爆炸的恶性事故发生。
4,双带式连铸机的铸型腔是由一对水冷却带及其夹持的两列侧壁块体组构成的,因此它只能生产矩形断面的铸坯,如板坯,因铸坯品种单一也影响了双带式连铸机的推广应用。
上述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使用与开发双带式连铸机的人们,也严重的制约了双带式连铸机的使用与发展。为了解决上述的难题,为可移动铸模式连铸机的发展寻找出一条新的出路,设计了循环移动铸模内冷式快速连铸机。
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弧形连铸机拉坯速度快的,比双带式连铸机的性能更优越的,更实用的,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能生产各种形状规格的快速连铸坯的,循环移动铸模内冷式快速连铸机,使其能与现有的轧钢机组(包括连轧机组)直接组合配套,实现连铸连轧连续化生产的最佳生产控制过程,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最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为钢铁工业连铸设备的发展及现有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理想组合,提供一种全新的装备与方法。
其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循环移动铸模内冷式快速连铸机,其铸型腔是由能循环移动的结晶器模块相互组合对接构成的,并能沿其导轨滑动移动,且其铸型腔的侧壁尺寸能与其降温收缩过程中的铸坯同步收缩,各单体结晶器模块均有单独的水冷却腔,并有水冷却系统与之相连通,在理想的浇注情况下,中间包的水口外壁的形状与铸型腔形状相吻合并插入在铸型腔中,金属熔液以适当的恒定的压力浇注入铸型腔内,并在铸型腔的装载下向前移动,被水冷却腔中的冷却水连续的冷却成铸坯,一种如上所述的连铸机,它包括有两套槽型结晶器模块槽和两组能平行其对接面调整改变位置的导轨,在导轨上的两组结晶器模块沿其对接面相互组合对接闭合成一段四周侧壁封闭的铸型腔,在铸型腔的两侧设置有相对转动的齿轮啮合着铸型腔两侧壁上的齿条推动着铸型腔向前移动,在结晶器模块的夹壁中设置有水冷却腔,在水冷却腔的冷却壁上设置有筋片式的散热导流机构。每个单体的结晶器模块上均安装有水泵,进水管,出水管,与其水冷却腔相连通,并有供水管,供水槽,排水管,排水槽,滑线组与之相配套,且供水槽的位置,高于排水槽,进水管是弯管式设置的。
向铸型腔中浇注金属熔液,使金属熔液在铸型腔的装载下向出口移动,并被水冷却腔中的冷却水连续的冷却成铸坯,由出口拉出。由于铸坯是在铸型腔的装载下,紧贴着铸型腔壁向前移动的,铸坯的表面光洁质量好,增加铸型腔的长度能加快拉坯的速度,能使拉坯速度高于每秒钟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志,未经张连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4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 下一篇:低度珍珠大曲保健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