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猕猴桃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5105346.9 | 申请日: | 199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04 |
发明(设计)人: | 商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民生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4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栽培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技术。
猕猴桃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味美香甜可口的水果,但是,现有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存在适应性差(即对栽培地的地理位置和气侯条件要求苛刻)和产量低且果质差之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猕猴桃栽培技术,以克服现有猕猴桃栽培技术的缺点,在更大的地理区城范围内栽植品质优良的猕猴桃。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包括下列步骤:
种子处理:将猕猴桃种子、沙子和水拌匀装入容器内,保持3-5℃埋入地下约60天;
育苗:在公历年度3月初,将处理后的种子埋值于PH值为5-7的土壤中;
移栽:在8月份前后移栽幼苗,株行距大致为3×4,亩栽56株左右,搭“T”型架或“∏”型架,雌雄株数之比为6∶1-9∶1;
修剪:在冬季和夏季两次修剪;
绑蔓:和施肥。
按照本发明的栽培技术,可在更大的地理位置范围内栽植猕猴桃,而且成果的品质也优于现有的猕猴桃品种(例如秦美和海瓦德猕猴桃)。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
首先描述对栽培技术的自然条件的要求,本发明的猕猴桃栽培技术适宜PH值为5-7.5的砂土壤,海拔1200米以下,最好为700-1200米,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约11℃。
在每年9-10月份采集种子,11-12月份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处理方法是:用一份种子与两份大小与种子相似的沙子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尔后装入瓦罐内,温度保持3-5℃,用布盖严罐口,埋入地下70厘米或更深处,并保持通气。
在次年3月植种,植种前要平整土地,施肥和浇水,种子洒在水上,水渗完后再洒下7毫米厚的沙子。
幼苗出土后两个月左右施肥(例如尿素等),并洒草木灰。
在8月份左右移栽幼苗,移栽时要水份充足,比如下中雨时移栽,栽植密度在平地上为每亩33-55株,在坡地或山地上为74-111株,棚架做成T型或∏型,雌雄株栽植比例为6∶1-9∶1。
嫁接繁殖只能采用腹式舌接,即在实生苗长到15厘米左右摘心使之变粗,在距地面8厘米左右倾斜削和垂直削。
在冬季和夏季分两次修剪,冬季在11月-次年2月;夏季在5-8月,修剪要做到主蔓分明,母枝亮堂,内空外密和下空上密。
为保证棚架上的合理分布,一般用宽1.5厘米和长10-15厘米的塑料纸绑蔓。
每年可进行三次施肥,萌芽前首次施肥;座果40天后二次施肥,如施油渣;落叶后三次施肥,一般施混合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栽培的猕猴桃具有如下特点:平均单果重120克,最大约250克;亩产2500-3000公斤;含糖量11.81%,含维生素C0.19%;氨基酸增加(与秦美、海瓦德等品种相比)20%以上;果实从授粉到成熟期需要160-17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民生,未经商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接式数字影碟解码器
- 下一篇:一种浸出液提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