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5105944.0 | 申请日: | 199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鸿兴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发动机 | ||
本发明属于利用磁场的能量做功的发动机。
现有的磁动力装置是根据磁体的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设计的,由于结构复杂和定子磁体由多块磁体所组成等问题,转子磁体在旋转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使得磁能的利用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和磁能利用率极高的磁力发动机。
本发明磁力发动机的转子旋转运动是基于两个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时,在某一点两个磁场的方向相同或者说两个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而小于90°时,磁场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这时两磁体就相互远离。如果两个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或者说两个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而小于或等于180°时,磁场的作用力表现为吸力,这时两磁体就相互靠近。
图1和图2具体描述了两个固定不动的磁体如何基于上述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驱动另一磁体在它们之间做旋转运动。
图1中的1、2、3为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杯,金属杯2套在金属杯3内,两个金属杯的底部粘固在一起,底部中央有一圆孔,金属杯1的底部中央连接—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棒6。4和5为分别粘固在金属杯3和2上的圆筒形永久磁体。图1描述了永磁体4和5的磁场磁力线通路以及永磁体4和5与金属杯1之间存在的磁力线接近于平行的磁场。图2描述了在图1中金属杯1的上面嵌接了两块条形永磁体7。根据两个磁体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当永磁体7左面一块的S极所处的大矩形面朝外而右边N极所处的大短形面朝外时,右面的永磁体7将受到方向指向外面的拉力和推力而左面的永磁体7将受到方向指向内的拉力和推力,固定金属杯2和3不动,永磁体7将驱动金属杯1以金属棒6为轴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如令永磁体7的磁极和图2所示的相反,永磁体7将驱动金属杯1以金属棒6为轴做逆时针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没有来自磁场的任何阻力,磁场能量的利用率极高。
图3措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该实施例给出的是一种由转子、内定子、外定子、转轴、机壳、机座和开、停及转速调节装置组成的磁力发动机,其特征为转子在内外定子之间旋转和由丝杠驱动内外定子一起左右移动来实现发动机的开、停及调节发动机的转速。
外定子杯3、内定子杯8、转子杯5、转轴9皆由导磁材料制成。外定子杯3套在内定子杯8的外面,两杯的壁保持相等的距离,两个杯的底部粘固在一起,底部中央有一圆孔,通过该孔使内外定子杯套在转轴9上并可沿转轴9左右移动,转轴9由机壳1两端盖的轴承支承。轴子杯5与定子杯杯口相对而且处于内外定子杯夹层的中间和固定在转轴9上。外定子永久磁体4为圆筒形,其外壁为同一磁极S极(或N极),内侧为同一磁极N极(或S极),永久磁体4与外定子杯3的内壁粘固在一起。内定子永久磁体7亦为圆筒形,套在内定子杯8的外侧并和内定子杯外壁粘固在一起。内定子磁体7的外壁为同一磁极,内壁为同一磁极,它的内外壁磁极的极性正好和外定子磁体内外壁磁极的极性相反。转子磁体6为条形磁体,它的长边沿转轴的轴向安置和大矩形面立着嵌入转子杯5上并固定牢。当内外定子磁体和转子磁体的磁极如图3所示时,转子磁体6将驱动转子杯5以转轴9为轴顺时针旋转,如改变内外定子磁体的磁极或改变转子磁体的磁极,转子杯将逆时针旋转。转子磁体数量的增加可提高转轴输出的机械能,但能量输出的大小不始终和转子磁体数量的增加成正比。转子磁体的数目可为2、4、6……2n个,n为正整数。两个转子磁体的距离以不小于5mm为宜。
磁力发动机的开、停和转速的调节由丝杠2完成。
丝杠2由机壳1的两个端盖上的轴承14支承,它位于外定子杯的正上方。外定子杯正上方两侧固定两个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15。滑杠上的两个滚珠轴承12固定在外定子杯外侧的正下方,滑杠用两个螺母13固定在机壳的两个端盖上,转动丝杠2可驱动内外定子一起沿丝杠、转轴和滑杠左右移动。当内、外定子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时,发动机的转速最高,当内、外定子逐渐向左移动时,转速将逐渐降低,当定子移动到最左端时,发动机停止转动。
圆柱形的机壳固定在机座11上。
本发明磁力发动机是不需外加能源(不含地磁场能)而可连续不断地输出动力的机械。它不仅可以替代电动机用于各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机器和设备,而且可以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还可以用作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摩托车、自行车等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鸿兴,未经刘鸿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停车灯点亮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