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跑式划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05996.3 | 申请日: | 199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1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旺 |
主分类号: | B63H16/08 | 分类号: | B63H1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跑式 划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脚交替运动驱动的划水装置。
目前水上脚踏车、船所安装的划水装置,一般是由踏板、曲轴及拨水轮或浆组成。踏动踏板使曲轴旋转,带动拨水轮或浆拨水。如:CN-2141397Y所示之水上自行车和CN-2030173U所示之新型划水装置。当踏动踏板时,双脚随踏板绕-轴心在圆周上做机械性踏动,减少了水上娱乐或运动的乐趣。欧洲专利<由人脚交替运动驱动的浮体装置>,虽然提出了人脚交替运动驱动其装置的方案,但其发明目的只是使人能在水面上“简单运动”,而且其方案也只能使人在水面上简单运动,不能使人象在陆地上那样行、跑。其第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有两个独立浮体的方案,每个浮体的尺寸要尽可能地小,但能浮起人体重的一半或大于一半。先以每个浮体浮起人体重的一半为列,由于其每只浮起人体重的一半,即每只脚始终支撑人体重的一半,不可能抬起任何一只脚。人行走时双脚是交替支撑人的体重的,亦即双脚交替离地的,可见其不能使人正常地行走;若要抬起一只脚,其每一只浮体的浮力必能支撑整个人的体重,即其所述:大于人体重的一半,由于其浮体是船形浮体,且前进时的阻力最小,加上人站立时双脚间距离的限制,决定了其船体不可能很宽,从稳定性考虑其高度尺寸应小于其宽度尺寸,那么其长度必定长了,人行走时浮体随脚提升,但不能随脚偏转,否则浮体前部将扎进水中,使人不能象滚轮滑冰那样向前滑行。如上所述其第一实施例只能使人的双脚在水面上交替滑行,即其发明目的所述的简单运动。其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人的双脚被限定在固定曲线滑轨上的滑鞋里,前后交替运动,实际上也是在滑行。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由人脚交替运动驱动的浮体装置>能做到的仅是:在其机构设定的轨迹上滑行或限定人行走形态的交替运动,而不能使人象在陆地上那样向前行、跑。由于其存在人脚运动受机构功能缺欠的限制,所以至今未见其投入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拨水机构在人行、跑时,随人双脚交替运动的划水装置,使人能在水面上行、跑,增加水上娱乐运动的乐趣。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靠:四条通过前、后导轮(10)平行吊装在滑水道上方的,装有定距弹性机构(23)的吊索(12)组成的软滑道,及通过滑轮组架(14)吊装在吊索(12)下的,左、右各一个拨水机构,和主要限定人上体前后位置的扶手架(1)的结构来实现的。其中,拨水机构是通过踏板(16)上的踏轴(15)和滑轮组架(14)上的踏轴孔吊装。吊装后踏板(16)可绕踏轴(15)旋转。踏板(16)的上面装有鞋帮件(13)用以固定人脚,踏板(16)前方通过销轴(18)与拨水板(19)绞接,绞接后拨水板(19)可绕销轴(18)偏转,拨水板(19)和踏板(16)之间装有弹性复位机构(17),以保证拨水板(19)入水前处于未偏转时初始状态。定距弹性机构(23)的弹性变形量,使得吊索(12)的变形,产生人行、跑时人脚运动所需的空间。当踏动踏板(16)时,吊索(12)受力,使定距弹性机构(23)弹性变形限定距离,吊索(12)在滑轮组架(14)处弯曲,踏板(16)随脚向下运动在此点限定的距离,并随脚腕的转动以踏轴(15)为轴心偏转,拨水板(19)逐渐入水;脚向后蹬踏,踏板(16)带动拨水板(19)随滑轮组架(14)顺吊索(12)向后运动,拨水板(19)向后拨水。脚到达向后蹬踏极限位置后,向上抬起,踏板(16)带动拨水板(19)随脚向上提起,拨水板(19)一部分出水,定距弹性机构(23)弹性变形,吊索(12)随脚向上运动拉起,拨水板(19)在水流作用下,以销轴(18)为轴心向后偏转,弹性复位机构(17)受力变形;随着腿向前摆动及脚腕的转动,踏板(16)随脚向前运动的轨迹向前运动,带动拨水板(19)向前上方运动。拨水板(19)逐渐出水,并在弹性复位机构(17)复原的过程中回复原位。双脚交替运动,通过限定人上体前后位置的扶手架(1),将驱动力传达至水上运动器械。由于本装置的踏轴(15)提供了人行跑时脚腕转动所需的自由度,吊索(12)的变形提供了人行、跑时脚运动所需的空间,所以人能自由地向前行、跑。
本发明改变了现有脚踏划水装置,机构限定人脚运行轨迹或人在水面行走时,只能滑行的现状,使人在水面上向前行、跑自由了,增加了水上娱乐、运动的乐趣。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附图1是本发明纵向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在双体船上实施纵向结构的纵向剖视及安装原理示意图。
附图3是踏板(16)及拨水板(19)工作过程中的形状位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2)及附图3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实施例的结构:由连接两船体(21)的前、后支撑设施,安装在支撑设施上的本划水装置构成。该支撑设施包括:两对连接支架(11),装在连接支架(11)上的前、后连接杆(5),各有四对吊板(8)的前、后横杆(7)和左、右支撑杆(20)。该支撑设施经螺栓(6)、压板(4)与左、右船体安装。本划水装置的扶手架(1)经螺栓(2),安装在左、右支撑杆(20)的管座(3)上。本划水装置的前、后导轮(10)经销轴(9)安装在吊板(8)上,四条分别穿过前、后导轮(10)上方导槽平行吊装的吊索(12),一端与定距弹性机构(23)的调节螺栓(22)连接,定距弹性机构(23)与吊索(12)分别与前、后连接杆(5)连接。连接后调整螺母(24),将定距弹性机构(23)的弹性变形量调整合适,使每条吊索(12)拉直并有一定弹性。每条吊索(12)上装有一个滑轮组架(14),左、右每对滑轮组架(14)的踏轴孔通过踏轴(15),分别将左、右踏板(16)吊装在吊索(12)下;踏板(16)上的鞋帮件(13)与脚连结,踏板(16)经销轴(18)与拨水板(19)安装,拨水板(19)与踏板(16)之间装有弹性复位机构(17)。踏动踏板(16),吊索(12)经调节螺栓(22)、螺母(24)使定距弹性机构(24)内部弹性变形,吊索(12)在滑轮组架(14)处弯曲,踏板(16)向下运动限定的距离,并随脚腕转动绕踏轴(15)向下偏转,拨水板(19)逐渐入水,脚向后蹬踏,踏板(16)带动拨水板(19)随滑轮组架(14),顺吊索(12)向后运动,拨水板(19)向后拨水;人上体受力向前移动,扶手架(1)通过限制人上体移动,将力传达至船体(21),使其前进。脚到达向后蹬踏极限位置后,向上抬起,踏板(16)被拉起,经踏轴(15)、滑轮组架(14)、螺母(24)、调节螺栓(22)使定距弹性机构(23)内部弹性变形,吊索(12)随脚向上运动拉起,拨水板(19)一部分出水,并在水流作用下绕销轴(18)向后偏转。弹性复位机构(17)受力变形,随着腿向前摆动与脚腕的转动;踏板(16)向前运动并绕踏轴(15)随脚向上偏转,带动拨水板(19)逐渐向前上方运动,拨水板(19)逐渐出水,并在弹性复位机构(17)复原的过程中回复原位,开始下一次运动。双脚不断交替运动,船体(21)便不断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旺,未经李新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束管
- 下一篇:用于锚定飞艇的系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