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涤机的给水阀无效
申请号: | 95106625.0 | 申请日: | 199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0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金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水阀 | ||
本发明关于洗涤机之给水阀,特别关于一种洗涤机之给水阀,其于开启及关闭阀门以分别对洗涤机之洗涤槽提供及阻断用水时,所需耗量电可减至最少。
图3显示一洗涤机一般已知给水阀之侧剖面图;藉由螺线管的作用,可开启或关闭给水阀,以经由给水阀供应或阻断至洗涤机洗涤槽之用水。
请参阅图3,给水阀之阀体(10)连接一引水管(11),以引进水流。给水管(12)垂直连接于阀体(10)靠近引水管(11)之处,以供水至洗涤槽。给水管(12)之正上方界定一贮水槽(13),居间衔接引水管(11)与给水管(12)。
贮水槽(13)之底面上设一膜盆(20),与引水管(11)及给水管(12)密接,以分隔二者和贮水槽(13)。膜盆(20)之外侧部设有进水孔(21),居间衔接引水管(11)与贮水槽(13),让水经由该孔流入贮水槽(13);膜盆(20)之中央部设有出水孔(22),居间衔接贮水槽(13)与给水管(12),让贮水槽(13)内留置的水,经由该孔供应至洗涤槽。
贮水槽(13)上方,藉由阀体(10)之圆筒状周壁(10a),界定一与贮水槽(13)衔接的作动器室(31)。一螺线管(40)设于圆筒状周壁(10a)内,以于通电时产生磁力。
作动器室(31)内设一作动器杆(60),用以开启或关闭出水孔。作动器杆(60)系用弹簧(50)弹性支撑于作动器室(31)底端。
以上说明的已知给水阀,当不给水至洗涤槽时,出水孔(22)是关闭的,虽然不给水,水却留置在贮水槽(13)内,因此,贮水槽(13)内维持与引水管(11)内相同的压力。
为了将水供入洗涤槽,螺线管(40)须有供给电压,以产生磁力。然后,让作动器杆(60)在作动器室(31)内上移,压缩弹簧(50),因而使贮水槽(13)内留置的水,经由出水孔(22)供入洗涤槽。因此,贮水槽(13)内的压力变成低于引水管(11)内的压力,而膜盆(20)因引水管(11)内的水流入贮水槽(13)时产生之压力而上升。因此,引水管(11)与给水管(12)直接衔接,使水从引水管(11)直接流入给水管(12)而不经过进水孔及出水孔。
当螺线管(40)的供给电压被岔断时,作动器杆(60)藉弹簧(50)回复至其初始位置,所以出水孔(22)再度关闭。
在以上说明的已知给水阀中,于供水至洗涤槽时,必须连续供电至螺线管(40),所以耗电量太大。此外,于供水期间时螺线管(40)连续供给电压所产生之热,可使螺线管(40)的纤细金属丝断裂,或使螺线管(40)著火。
本发明的目的,在克服上述及其他多种存在先前技术中的缺点与弊病。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机之给水阀,其中不须在供水至洗涤机之洗涤槽时,连续供电至给水阀,因此,给水阀之耗电量大幅降低,并可防止供水期间因连续供电至螺线管所生之热,造成螺线管纤细金属丝断裂及螺线管著火等。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洗涤机给水阀包含:
一阀体,包括其中间部分界定的第一室,于第一室上方界定的第二室,界定于第一室下方并与第一室相互衔接之贮水槽,以及第一、第二螺线管;
一引水管,与贮水槽相互衔接以引水进入贮水槽;
一给水管,其第一端与贮水槽相互衔接,其第二端则与洗涤机之洗涤槽相互衔接;
一作动器杆,可以第一室内上下移动,并系藉由设于第一室上底面上的第一弹簧之弹性偏力,被迫下压;
一膜盆,设于贮水槽内,可依照作动器杆的上升/下降而上下移动;此膜盆有一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当膜盆紧密接触贮水槽之下底面而分隔贮水槽与引水管及给水管时,进水孔居间衔接引水管与贮水槽,出水孔居间衔接给水管与贮水槽;以及
一永久磁铁,可对作动器杆施加朝上之吸力。
当第一螺线管因供给电压而产生磁力,并使作动器杆对抗第一弹簧之朝下偏力而上升时,作动器杆被吸力扣持在其最高位置;对第二螺线管供给电压时,则使作动器杆返回其最低位置。
根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第一及第二螺线管置于界定第一室之圆筒状周壁内,并分别包围第一室之上部份及下部份,而永久磁铁则置于第二室内。
根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第一及第二螺线管置于界定第一及第二室之圆筒状周壁内,并分别包围第一室与第二室。洗涤机之给水阀可进而包括一可在第二室内上下移动之吸持杆。吸持杆被置于第二室上底面上的第二弹簧之弹性偏力朝下压迫。永久磁铁置于作动器杆上同时与作动器杆结合,使其吸力作用于作动器杆与吸持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宇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大宇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取代的2-氮杂环丁酮
- 下一篇:斜盘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