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95106933.0 | 申请日: | 199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35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紫峰;林维明;张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燕玲 |
地址: | 5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选择性 氧化 合成气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领域。
甲烷在化工领域中的转化利用途径主要有(1)、甲烷直接转化制化学品或化工产品。如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甲烷直接转化制甲醇、甲醛等;(2)、甲烷间接转化,即在催化条件下先将甲烷转化成合成气,再由合成气制取合成燃料及其它化学品。如甲醇、合成氨等,甲烷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已历数十年,但始终存在甲烷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或收率低等问题,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因此,作为间接利用的途径,甲烷转化制合成气技术得到广泛关注。
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是近年来备受国内外重视的新型转化途径。其难点在于催化剂的研制,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温度较低、常压下工作的高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甲烷蒸汽催化转化工艺生产合成气该工艺采用以Ni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二段转化。此工艺已十分成熟,但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化工艺流程长,投资大,水碳比高,能耗大,催化剂寿命较短(2年),易烧结,抗中毒能力低等缺点。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贵金属作催化剂,如Pt、Yb2Ru2O7、Pd系催化剂,其载体也是Al2O3,该催化剂催化性能良好,操作条件适中,但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剂。
发明人总结了一系列甲烷转化规律,依据键合作用机理分析了甲烷选择性氧化的活化模式,利用XPS、XRD等先进表征技术,提出了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的作用机理,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试验发明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
根据催化反应规律,Ni是良好的甲烷转化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而且,我国Ni储量丰富,价廉易得,基于此,本发明仍采用Ni为活性组分;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要求甲烷避免深度氧化为CO2,因此应选择比表面较小的载体,ZrO2、TiO2、分子筛(ZSM)或其组合物等的比表面远比Al2O3小,可减少反应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避免深度氧化而产生积炭。现有技术正是因为以Al2O3为载体,导致容易积炭,需用大量水蒸汽,所以能耗大,这也是现有技术必须采用甲烷蒸汽催化转化工艺生成合成气的原因。发明人经过探索性的试验还发现,稀土氧化物的加入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结构,提高其活性。
因此本发明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剂也以Ni为活性组分,其用量是5-20%重量。不同的是本发明的载体是ZrO2、TiO2、分子筛(ZSM)或其组合物,用量是75-95%重量。
本发明的催化剂中还添加助催化剂稀土氧化物,如Y2O3、CeO2等,用量是0-5%重量。
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可采用现有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如共沉淀法、机械混合法及浸渍法等。
本发明的催化剂应用于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的过程是:将配制好的催化剂置于固定床反应管内,在一定的温度、空速、原料气比及稀释气条件下反应。
反应物及产物组成通过气相色谱仪及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不需使用水蒸汽,在适当的烷氧比下就可得到较理想配比的合成气(H2/CO=2∶1)。(2)反应温度低,在500-750℃范围均可得到较高的甲烷转化率与合
成气收率。(3)本发明的催化剂不需采用贵金属组成,采用我国丰富的稀土及镍
资源,易于推广应用。(4)常压操作,无须采用高压反应设备,降低了设备投资费,同时由
于无须使用水蒸汽,从而降低了能耗。(5)添加稀土催化剂,对改善催化剂活性,减少积炭有显著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甲烷转化率、产物的选择性与收率。(6)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进行甲烷转化制合成气与传统蒸汽转化工艺
相比,还具有无须采用水蒸汽,工艺流程大大简化,建设投资降
低一半以上,降低能耗,减少操作费用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用浸渍法制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6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异丁烯醛的方法
- 下一篇:丁烯齐聚制备碳八和碳十二烯烃的催化剂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