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形闸无效
申请号: | 95107099.1 | 申请日: | 199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1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岩下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55/02 | 分类号: | F16D55/02;F16D55/224;F16D65/09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形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形闸,该盘形闸具有盘形转子、夹住盘形转子外周的卡钳、分别配置在盘形转子两侧面及卡钳间的一对摩擦垫片、具有与盘形转子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并被设在卡钳上的用于支承上述两摩擦垫片的挂钩销、把两摩擦垫片往盘形转子的旋转中心方向推压的并被设在两摩擦垫片和卡钳之间的衬垫弹簧。
已有技术中的盘形闸,例如有日本专利公报实开昭63-146234号所揭示的一种,已为公众所知。
上述的这种公知盘形闸中,盘形转子两侧的摩擦垫片由设在卡钳上的一对挂钩销支承着,衬垫弹簧的弹力在两挂钩销间的中央部作用在两摩擦垫片上。从减少零件数目和组装工作量的角度考虑,最好用一个挂钩销来支承两摩擦垫片,这时必须防止两摩擦垫片的晃荡以及避免因制动转矩使得加在挂钩销上的负荷变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减少零件数目和组装工作量而采用单一的挂钩销、并能防止摩擦垫片晃荡、减小加在挂钩销上负荷的盘形闸。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盘形闸具有盘形转子、夹住该盘形转子外周的卡钳、分别配置在盘形转子两侧面和卡钳间的一对摩擦垫片、轴线与盘形转子的旋转轴线平行的并设在卡钳上的用于支承上述两摩擦垫片的挂钩销和设在两摩擦垫片和卡钳之间的将两摩擦垫片朝盘形转子旋转中心方向推压的衬垫弹簧,其特征在于,在卡钳上设置单一的支承两摩擦垫片外周的挂钩销,在衬垫弹簧上设置转入侧弹簧和转出侧弹簧,转入侧弹簧在盘形转子的转入侧将两摩擦垫片圆周方向的一侧往盘形转子旋转中心方向推压,转出侧弹簧在盘形转子的转出侧将两摩擦垫片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朝盘形转子旋转中心方向推压,并设定使得由该转出侧弹簧部在两摩擦垫片上产生的绕挂钩销转矩小于由转入侧弹簧部在两摩擦垫片上产生的绕挂钩销转矩,在卡钳或与该卡钳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有在盘形转子的转出侧承接两摩擦垫片的垫片抵接部。
由于用单一的挂钩销来支承一对摩擦垫片,所以可减少零件数目和组装工作量。由于衬垫弹簧的转入侧弹簧和转出侧弹簧在两摩擦垫片上产生的绕挂钩销转矩不等,使得在两摩擦垫片上作用有力,该力使摩擦垫片的内周侧在盘形转子的转出侧转动。在盘形转子的转出侧,两摩擦垫片由垫片抵接部承接,因此,使摩擦垫片定位,并且能避免因制动转矩引起的过大负荷作用在挂钩销上。
图1是在安装在机动两轮车前轮状态下的盘形闸的局部剖切侧面图。
图2是图1的2-2线放大断面图。
图3是图1的3-3线放大断面图。
图4是图2的4-4线放大断面图。
图5是图2的5-5线放大断面图。
图6是衬垫弹簧的纵断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箭头7的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箭头8的视图。
图9是卡钳撑板的侧面图。
图10是图1中部位“10”的放大图。
图11是沿图1的11-11线视图。
图中,20~作为卡钳连接部件的卡钳撑板,21~卡钳,24~盘形转子,321、322~摩擦垫片,38~挂钩销,40~衬垫弹簧,40b~转入侧弹簧部,40c~转出侧弹簧部,43、45~垫片抵接部,B0~盘形闸。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把本发明用于机动两轮车前轮闸时的一个实施例。
图1至图1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先参照图1,例如,在小型摩托车型的机动两轮车前叉15上,其下端处整体地形成撑板16,在其下部后方侧焊接固定着撑板17。支承盘形闸B0的卡钳21的卡钳撑板20与前轮(图未示)的轮轴18紧固并与一个撑板16连接,同时通过螺栓19与另一个撑板17固定连接。
再一并参照图2至图5,在沿着轮轴18轴向的卡钳撑板20的内方一侧,盘形转子24固着在前轮上。卡钳21有一个钳身22,钳身22的主要部相向配置在盘形转子24的外侧面。该钳身22支承在卡钳撑板20上并能朝平行于轮轴18的方向移动。即,在钳身22上,固定支承着朝卡钳撑板20侧开口的有底圆筒形橡胶制导向部件25,在钳身22上穿设着朝卡钳撑板20侧开口的有底导向孔26;在卡钳撑板20上,设有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部件25内的带销螺栓27和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26内的带销螺栓28。在导向部件25的开口端和带销螺栓27间设有防尘护套29,在导向孔26的开口端和带销螺栓28间设有防尘护套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棉田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抗氧化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