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5107473.3 | 申请日: | 199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戈;徐秉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4H15/00;E21D15/0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农用大棚和矿山开采巷道支架的复合材料,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目前,农用大棚支架的材料,主要采用金属和竹皮材料,金属材料支架价格高,易生锈。竹皮材料支架强度低,使用年限短,目前竹子的砍伐正受到限制。因此,农用大棚支架材料急需一种新型材料来替代。
目前,矿山开采巷道支架所采用的材料主要为金属和木材。由于金属支架价格昂贵,使得吨煤成本增高;木支架强度低、复用率低,在我国,森林面积有限,木材缺乏,大量的砍伐树木又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木支架在矿山巷道支护中用量又是相当大的。因此,矿山开采巷道支架需要新型复合材料来代替。
中国专利9010314.0公开了一种矿用高水固化支护材料,该材料以特种水泥为基料,加入适量水和添加剂经固化后,用作巷道旁支护材料,但不作为作巷道支架的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支架复合材料,用塑料作管壳,在其内灌进经特殊配制的水泥与添加剂组成的速凝浆液,制成支架复合材料,以代替目前农用大棚支架和巷道支架的材料,为国家节约木材和钢材,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支架的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设计的支架复合材料,共有二种。一种专用于矿山开采的巷道支护,由塑料管壳和管壳中的浆液固化而成。塑料管壳由聚氯乙烯、酚醛、纤维素、氨基中的任何一种塑料热压而成,管壳直径为100k 150mm。浆液的成分配比为:
水∶特种水泥=1∶0.5~1.5
粉 煤 灰 5%~20%(占水泥重量比)
木 质 粉 5%~20%(占水泥重量比)
生 石 灰 0.5%~5%(占水泥重量比)
硅 粉 0.1%~0.5%(占水泥重量比)
铝 酸 钠 0.5%~5%(占水泥重量比)
碳 酸 钠 0.5%~5%(占水泥重量比)
石 膏 5%~20%(占水泥重量比)
木质素磺酸钙 0.1%~1.5%(占水泥重量比)
碳 酸 钾 0.1%~1.5%(占水泥重量比)
将上述除水以外的其它成分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比例的水倒入,搅拌5~10分钟,最后将配制的浆液注入一定形状的塑料管壳中,浆液固化后即为巷道支架。
另一种专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的大棚支架,由塑料管壳和管壳中的浆液固化而成。塑料管壳由聚氯乙烯、酚醛、纤维素、氨基中的任何一种塑料热压而成,管壳直径为25~50mm。浆液的成分配比为:
水∶特种水泥=1∶0.5~1(重量百分比)
粉 煤 灰 5%~25%(占水泥重量比)
木 质 粉 5%~25%(占水泥重量比)
生 石 灰 0.5%~5%(占水泥重量比)
硅 粉 0.1%~0.5%(占水泥重量比)
铝 酸 钠 0.5%~5%(占水泥重量比)
石 膏 5%~20%(占水泥重量比)
木质素磺酸钙 0.1%~1.5%(占水泥重量比)
碳 酸 钾 0.1%~1.5%(占水泥重量比)
将上述除水以外的其它成分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将水倒入,搅拌5~10分钟,成为浆液,最后将配制的浆液注入一定形状的塑料管壳中,浆液固化后即为农用大棚支架。
上述支架复合材料中所用的特种水泥为已经商品化的水泥,如快硬高强水泥,包括高级水泥(建标38—61)、高铝水泥(标号425、525、625、725)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199—79)。又如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包括硅酸盐膨胀水泥(建标55—61)、石膏矾土膨胀水泥(JC56—68)、浇注水泥、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和铝酸盐自应力水泥。
本发明研制的支架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防锈、防腐、重量轻等优点,而且力学性能好,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耐久性强,使用年限长,容易加工,不仅可用作巷道支架和农用大棚支架的材料,还可以用作简易建筑结构材料,如活动房屋等的支架。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表1为用作巷道支架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米软化加香生产方法
- 下一篇:矿泉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