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氯化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7479.2 | 申请日: | 199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6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翟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850000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银 废液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氯化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
目前,许多化学实验单位(包括药检所)往往将实验中产生的氯化银废液废弃,大部分倒入下水道,不仅造成银的损失,而且给环境造成污染。造成废弃的原因是废液数量少,氯化银本身比较稳定,处理工艺繁琐,虽有采用锌从氯化银中提取银的方法,但该方法复杂,必须除去多余的锌,回收率不够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艺简便、原料易得回收率高的回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氯化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原料易得,回收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回收方法是向氯化银废液中加入碱溶液,调至溶液呈碱性,过滤,随后加入抗坏血酸固体或水溶液,转化后银沉淀物经过滤、水洗得到产品银。
碱溶液可以是氨水,其浓度可以是17%,或者稀释后的氨水,例如氨水∶水=1∶1,稀释后氨水比较容易控制,抗坏血酸可用固体或其水溶液,水溶液浓度在10-30%之间,一般在20%左右。
本发明优点:采用比较容易得到和便宜的原料,例如:碱溶液采用氨水、氢氧化钠水溶液,还原剂采用抗坏血酸,整个工艺简单,银回收率在98%以上,易于推广使用,采用本工艺既回收了宝贵金属银,又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收银工艺框图
图2: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回收银工艺框图
图1中,1含氯化银废液,向废液中加入氨水,其中氯化银溶解2,溶液过滤3,除去沉淀,滤液中加入抗坏血酸,进行转化4,即银离子还原成银金属,经过过滤5,得到银沉淀,经水洗6,得到产品银。其中抗坏血酸水溶液的浓度控制10-30%之间,一般采用20%浓度,其纯度、得率在98%以上。
图2中,7含氯化银废液,加入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至10-11,将溶液过滤9,沉淀中加入抗坏血酸作转化10,抗坏血酸的浓度控制在10-30%,一般在20%左右,转化时升温到50-100℃,有利于转化反应,将溶液过滤11,沉淀物为银,这时氯化银沉淀已从白色转变为灰黑色即约99%以上氯化银还原成银,再经水洗12便得到产品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未经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油墨泄漏结构的模版印刷机
- 下一篇:交互转换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