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08020.2 | 申请日: | 199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6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1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贤;鲍家元;金文雄;李平均;戴年华;阚凤云;王彬;阎峥;才洪恩;薛宏伟;姜晓宁;李长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渭南为华通信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渭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霞 |
地址: | 714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基群分接复用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属于通信领域传输交换一体化技术,尤其涉及到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的技术。
目前电信网数字化通信设备仍然分成传输设备与交换设备两大类,相互之间均以标准基群信号接口。以光纤为媒介的大容量传输设备,其造价已大幅度降低,而数字交换设备受其技术复杂性限制,也只在大容量集中交换场合才较为经济,用户环路部分难以数字化和降低成本。这就特别影响了在边远、分散环境下的应用。
本发明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光纤传输造价低廉的优势,将复杂的交换设备按功能模块分散设置于不同地点,并用专门的8Mbit/s接口电路与光纤传输系统相连。从而实现具有光纤接口及金属介质接口,融数字传输、交换功能于一体的分散式交换设备。从总体上看,它起到了将标准基群信号分接、复用和远距离延伸到用户末端的作用。
本发明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方案采用一个新的系统结构,具体组成叙述如下:
其硬件构成包括一个局端中心机和十个远端分支机。局端中心机是本系统交换、维护监控、遥测及计费中心。它由数字中继模块、数字多频模块、数字双音频接收模块、主控交换网模块、U接口模块、E1接口模块、8Mbit/s同步接口模块、光端机模块、监控模块、端机公务模块、二次电源模志十一种模块电路板组成,全部插装在同一块背板上。远端分支机是本系统与各分支点用户的接口设备,具有对分支点用户集线、测试功能,它由用户电路模块、分支控制集线模块、杂项模块、数据用户模块、U接口模块、E1接口模块、8Mbit/s同步接口模块、光中继模块、监控模块、中继公务模块、二次电源模块、一次电源模块十二种模块电路板组成,也全部播装在同一块背板上。
因此,本系统内部连接方法是既可通过金属导线相连,又可通过光纤电缆相连。一般主要是利用光纤传输系统组成的环形网或树形网提供8Mbit/s同步数字链路,将一个完整的数字交换系统分为地理位置不在一处的分散式交换系统。而到个别用户则通过金属导线传输,U接口、E1接口可利用金属导线将数字信号直接延伸到用户末端。
本系统与大网连接是通过标准基群信号接口相连。若采用随路信令,还需数字多频电路配合向大网发送和接收局间多频信号,若采用七号共路信令,则利用数字中继模块的第16时隙传递。其数据链路级(L1)、链路控制级(L2)、信号功能级(L3)形成一个公共消息传递模块(MTP)软件,也安装于主控交换网模块内。
其它软件安排及模块功能进一步说明如下:
中心机的主控交换网模块包括一个512×512时隙交换网络,并由一个32位微处理器控制,它不仅把中心机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而且承担分支机用户间及分支机与大网64Kbit/s时隙交换。同时也负责全系统的集中计费、集中监控、遥测用户环路特性及信息信道误码率,全系统的程控交换附加功能也由主控交换网软件解决,若按照1∶5长市中继比例,可形成64∶320的PCM对光中继的系统配置。
分支机的控制交换网模块包括一个256×256时隙交换网络,它受一个8位微处理器控制,除了连接各分支机模块外,还承担分支用户话务集中及对中心机选线功能,且收敛系数任选。当到中心机链路全忙时负责向用户送忙音。用户话机直流脉冲由用户电路模块接收处理成数字信号,其双音频信号则由中心机双音频数字信号接收模块解决。分支机的收敛系统取为1∶6时,其中继与用户配置可达32∶192,这样全系统需要光中继电路320条。一般一个三次群光中继系统可配置2-4套本系统,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也可以是共用中继系统。
分支机杂项模块主要配合用户电路进行用户环路电气特性的遥控集中测试,其例测指令及实测数据,均通过光中继电路的专门D通道数据链路传递。
本发明数字基群分接复用设备系统的特点是:和现有技术相比,它是一个融传输、交换于一体的新型分散式交换系统,能将两条标准基群信号分接、交换、复用并远距离延伸到1920个用户末端。既充分发挥了光纤传输系统容量大,造价低,可靠性高的特点,又简化了传输交换分体设置时,基群信号多次复用、转换的不合理配置。同时也避免了在每个分支点单独配置交换机带来的计费、监控、维护测试、双音频接收、附加功能软件等系统重复配置问题,进一步降低了交换系统造价,也提高了全系统数字化的能力,可实现将数字信号直接传输延伸到用户家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渭南为华通信技术研究所,未经陕西省渭南为华通信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美容的保健口服液
- 下一篇:消瘀化核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