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95108398.8 | 申请日: | 1995-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彩龙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内燃机 | ||
本发明属活塞式内燃机领域,涉及一种转子内装有曲柄滑块机构的旋转式内燃机。
传统的四冲程内燃机,主要由活塞、连杆、曲轴与气缸体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与气缸体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及凸轮、进排气阀、顶杆与气缸体组成的凸轮机构构成,凸轮和顶杆是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的,为了保证曲轴每转两周,进、排气阀各启闭一次,在曲轴和凸轮轴之间安装了齿数比为1∶2的齿轮传动。当燃气推动活塞往复运动时,进排气阀有规律地启闭,就把燃气的热能转换为曲轴转动的机械能。传统的内燃机气缸体不能运动,要完成四冲程动作,所需的配气机构复杂。
美国专利(US-A-4,166,438)公开了一种带有旋转气缸和往复活塞的内燃机,该专利的结构特征是①采用的传动比是4∶1,转子每转一周(360度)每缸做功二次,也就是转子每转45度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因传动比是确定旋转式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关键,传动比不同,其工作过程也不相同。②没有设置自动增压系统,需要安装增压器。所以要完成上述专利的工作过程还需要设置气门机构、凸轮机构、进排气歧管机构等储多零部件,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便于维修,而且不能实现自动增压,影响进气效率和升功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转子式曲柄滑块机构及齿轮自转与公转传动机构,完成四冲程动作,实现自动增压,提高机械能,减少振动及噪音的旋转式内燃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旋转式内燃机包括配气系统、点火系统及曲柄滑块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由活塞、曲轴、气缸体、连杆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平行对称设置于转子内;转子及由端盖齿轮、曲轴齿轮啮合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设置于定子和端盖内;定子周边上设置有进,排气口及火花塞孔;端盖固联于定子两侧面。其特征是端盖上的齿轮固定不动,曲轴上的齿轮围绕端盖齿轮作行星运转,端盖齿轮与曲轴齿轮齿数比为2∶1。端盖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传动比是2∶1,转子每转一周(360度),每缸完成一次做功,也就是转子每转90度完成一次工作过程,不需要设置凸轮机构、气门及进排气歧管机构,不需要复杂的整流器、增压器,因此本发明设计更合理、更先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另部件减少,故障少、维修简便,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减少振动及噪音,并可实现自动增压,提高进气效率和升功率,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及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构传动原理图;
图3至图6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定子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定子结构A-A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定子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转子结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转子结构B-B视图;
图12为本发明转子结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端盖结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端盖结构C-C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彩龙,未经王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