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象编码数据再编码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5108512.3 | 申请日: | 199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悦久;村上笃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H04L12/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马铁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象 编码 数据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象编码数据再编码设备,用于对图象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和再编码。
例如在图3A所示的编号为179186/1990日本公开专利中,提示了普通型的图像编码数据再编码设备,一输入图象101由在主站A中的图象编码器100进行编码,产生的图象编码数据(发射数据)107或107a由在中继站B中的图象解码器200进行解码,而被解码的图象101a再次由该中继站B中的图象编码器100进行编码。转发图象编码数据107或107a由图象解码器200解码,作为在从属站C中的解码图象101a。对于TV会议通过具有解码和转发功能的中继站B进行的场合,为了当主站A中的编码系统不同于从属站C中的编码系统时调整产生的编码数据量(或图象数据压缩比)和不同类型的参数(例如图象尺寸或帧频),则一旦得到解码图象101a,数据将再次被编码以便协调。同样,当存储的图象使用盒式录相机(VCR)复制时,如图3B所示,在录相带300中再编码的图象编码数据(存储数据)被进行解码,然后再编码,以便进行复制。
如上所述的该普通型图象编码数据再编码设备乃是基于这样一种系统,其中图象编码数据为转发或复制曾经被解码,然后再重新编码。
在如图4A所示的图象编码器100中,为满足要求,例如,在基于ISO(国际标准化机构)和ICE(国际电气标准会议)合作的国际标准化系统MPEG1(运动图象专家组1)中,在数字输入图象101期间被进行编码并存储在帧存储器1中的目前帧图象和来自运动补偿预测器10的预测帧图象112之间第一次相减(在相减器2中)以便产生预测误差帧图象103。
之后,该预测误差帧图象103由变换器3计算DCT(离散余弦变换),然后按相应反馈控制进行标量量化处理,其中,产生的转换系数104被加以监测,而通过输入图象的扩散现象的测量等,被产生代码的数量由量化器4或一种正馈控制被控制到一恒定的水平,所产生的量化指数(quantization index)105同该量化器4a产生的量化参数106,或由运动补偿预测器100产生的运动矢量113一起由可变长度编码器5a用霍夫曼(Hafmann)代码等进行可变长度编码处理,而所产生的图象编码数据107通过通信线路传送,或者存储在例如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或磁带这样的存储媒体中。
此外,根据来自量化器4a的量化指数,用逆变换器7将变换系数108进行逆变换而得到的一本地预测误差图象109在相加器8中与来自运动补偿预测器10a的预测帧图象相加,以产生本地解码帧图象110,该变换系数108由逆量化器6进行逆量化。该本地解码帧图象110被进行编码并存储在帧存储器9中,之后该编码的在先的帧图象111对同来自帧存储器1的目前帧图象102匹配的图形进行计算,以便产生经受运动补偿的预测帧图象112,同时给出最小的误差。如图5所示,在该MPEG1运动补偿预测系统中,可利用编码模式(帧内预测/正向运动补偿帧间预测/双向运动补偿帧间预测)。
对于I图象(内部编码图象)F(0)和F(9),不估算运动补偿(即不产生预测帧图象112)。当I图象用作用于预测运动补偿的参考图象时,要求改善解码图象的质量,此外,当并不执行运动补偿的预测时,代码数量将很大。
对于P图象(预测编码图象)F(3)和F(6),仅借助使用按时间在先的图象来执行运动补偿的预测(例如,F(0)对F(3)以及F(3)对F(6))。当P图象作用于预测运动补偿的参考图象时,要求改善解码图象的质量到某种程度。
对于B图象(双向预测编码图象)F(1),F(2),F(4),F(5),F(7)和F(8),使用按时间前于或后于B图象的两个图象执行运动补偿的预测。当B图象并不用作用于估算运动补偿的参考图象时,允许近似的量化。当双向地执行运动补偿预测时,例如,如果在运动中某些序列中的前于或后于B图象的I和P图象的质量好,则只要根据运动矢量就能得到一解码图象,而且所产生的代码的数量特别小。当应用图5中所示的编码模式时,编码目标当前帧存储器1按以下页序输出F(0),F(3),F(1),F(2),F(6),F(4),F(5),F(9),F(7),和F(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