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棕丝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碎料板无效
申请号: | 95109087.9 | 申请日: | 199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许若璇;吴纯初;曾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林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吴纯初 |
主分类号: | B27N3/00 | 分类号: | B27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棕 生产 密度 纤维板 碎料板 | ||
1、一种涉及人造板生产原料,特别适合于中密度纤维板、碎料板生产原料的制板,它是以木质纤维为主的木材、小径材、枝桠材、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棕榈科油棕树Elaeis Guineesis Lacq的油棕果(壳)加工后的副产物油棕丝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碎料板,即:1.中密度纤维板油棕果(壳)→拉丝→烘干(含水率20-30%→切断(丝长25-35mm)→浸泡(常温水t:20-30min)→蒸煮(T:120-135℃、P:0.3-0.35MPa、t:8-10min)→热磨(T:130-135℃、P:0.25-0.35MPa、t:2-(施加脲醛树脂胶、石腊或乳液)→成型→予压→热压(T:160-180℃、P:2.6-3.5MPa、t:0.3-0.6min/mm板)→锯边。2.碎料板生产:油棕果(壳)→拉丝→烘干(H:20-30%)→切断(丝长10-25mm)→干燥(H:3-8%)→施胶(酚醛树脂胶、量为6-14%、防水剂1-2.5%)→成型→予压→热压(P:2.0-3.0MPa、T:110-140℃、t:0.5-0.8min/mm板)→后期处理→检验,这样制造成的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碎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密度纤维板、碎料板生产的原料油棕丝,其特征在于油棕丝系油棕树副产物,油棕树是乔木,高达1000cm或更高,直径达50cm,叶羽状全裂,长300-450cm,裂片条状披针形、芽时外向拆叠,长70-80cm,宽2-4cm,下部的退化为针刺;花雌雄同株,雄花序较小,由多数具尖头的穗状花序组成,长7-12cm,雌花序较大,近头状,长20-30cm,基部承托具0.7-3.0cm的长刺的苞片,坚果卵形或倒卵形,长4-5cm,宽3cm,橙红色,外果皮海绵质,含油分,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骨质,顶端有3萌发孔,种子近球形或卵形含油分,原产非洲热带地区,现广植于马来西亚、印尼热带各地,我国有2种,云南、广西西南部及海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林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吴纯初,未经福建林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吴纯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0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