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储藏柜无效
申请号: | 95109590.0 | 申请日: | 199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若目田喜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25/00 | 分类号: | F25D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储藏 | ||
本发明涉及将上面开口的容器支承在门侧滑轨构件上,并能从储藏室自由地拉出的低温储藏柜。
例如,特公平5-8356号公报(F25D25/00)示出了以往的这种低温储藏柜。以下结合图1、图2以及图6说明以往的这种低温储藏柜101的结构。图1、图2示出了普通低温储藏柜的外观。低温储藏柜101具有本体隔热箱体2,和能开关自如地遮蔽该隔热箱体2的前面开口的4个抽拉装置103......,和在上述隔热箱体2的一个侧部上形成的机械室,其内部收容着图未示出的压缩机及冷凝器等的冷冻机组和内部装设了温度等的控制装置的电气设备箱;在设置在构成抽拉装置103的门6上的一对门侧滑轨构件108、108上,支承着被称为收容盒(hotelpan)的、上面有开口的不锈钢容器,该容器能从储藏室14自由地出入,用来冷藏、保存食品。
此外,在隔热箱体2的内壁上安装着本体侧滑轨构件112、112。在各本体侧滑轨构件112、11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分别通过焊接固定着前金属件和后金属件,从而组装成框架形状。
然后,将设在各门侧滑轨构件108、108后端的门侧滑轮107、107插入本体侧滑轨构件112、112内,进行滑动自如的嵌合,同时,通过使门侧滑轨构件108、108滑动自如地支承在设在本体内前端部的本体侧滑轮109、109上而使抽拉装置103被安装到隔热箱体2上。另外,在储藏室14内设有冷却部16,该冷却部16包括与设在上述机械室4内的冷冻机组中的冷凝器、压缩机等构成冷冻循环的冷却器13,和设在该冷却器13上部的冷却风扇15,并且在上部形成有冷气排出口113,在下部形成有冷气吸入口114。此外,上述冷气吸入口114对着储藏室14开口,并且是在离开上述本体侧滑轨构件112的位置上形成的。另外,上述冷却部16的位置是在设在其左右的各个抽拉装置103之间,也就是说使抽拉装置103处在冷却部16的左右两侧。另外,通过使来自该冷却部16的冷气在储藏室14内循环而将容器内的食品冷却到设定的温度。
根据上述的以往的低温储藏柜101,如前所述,由于冷气吸入口114是对着储藏室14开口的,所以打开门6时外气就会直接流入冷气吸入口114内,因此门6打开过之后温度的恢复较慢,不仅对储藏食品有不好的影响,而且还有使冷却器13结霜增多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课题而为的,目的是使门打开后的温度恢复良好,并且尽量限制冷却器的结霜。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储藏柜,包括: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在该隔热箱体内构成的储藏室;设置在该储藏室内、具有位于储藏室内部上下的冷却风扇和冷却器的冷却部;从可自由开闭地遮蔽所述开口的门向后方延伸的一对门侧滑轨构件;以及支承在该门侧滑轨构件上其上面开口的容器;通过将所述门侧滑轨构件可滑动自如地支承在位于所述隔热箱体内前部的本体侧滑轮上,使所述容器能自如地从所述储藏室拉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储藏柜还包括:分别在前部备有所述本体侧滑轮、并分别在所述储藏室内从前到后地安装在所述隔热箱体上的一对本体侧滑轨构件;形成在所述冷却部的侧面下部的用于将所述储藏室内的空气吸到冷却部中的冷气吸入口;以及形成在所述冷却部的侧面上部的用于将在冷却部内进行过热交换的冷气向所述储藏室内排出的冷气排气口;所述冷气吸入口是形成在与所述本体侧滑轨构件对着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上面所述的低温储藏柜,由于将冷气吸入口设置成对着本体侧滑轨构件,从而限制了门打开时外气的流入,因此,使门打开后的温度恢复良好,并且能尽量限制冷却器结霜。
以下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普通低温储藏柜的斜视图。
图2是普通低温储藏柜的正面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低温储藏柜的一侧抽拉装置卸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低温储藏柜的侧面纵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低温储藏柜的前面纵断面图。
图6是以往的低温储藏柜的侧面纵断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是将本发明的低温储藏柜1的一侧抽拉装置3卸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本发明低温储藏柜1的侧面纵断面图。图5是本发明低温储藏柜1的前面纵断面图。另外,低温储藏柜1的外观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普通低温储藏柜相同,可以兼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分相式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方法
- 下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