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成膜保鲜剂无效
申请号: | 95109768.7 | 申请日: | 199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23B7/16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永娟 |
地址: | 712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保鲜剂 | ||
本发明属水果贮藏保鲜领域。
目前水果贮藏保鲜技术有冷藏、气调和化学药剂保鲜等方法,常见的能成膜的保鲜剂有紫胶涂料,复方卵磷脂保鲜剂,柑桔液态膜保鲜剂、森柏保鲜剂等。这些保鲜剂均能在水果表面形成膜,以达到保鲜的效果。但紫胶涂料形成的膜厚,难以控制气体交换;复方卵磷脂造价高;柑桔液态膜保鲜剂和森柏保鲜剂均成膜薄而防止生理衰老和水分蒸腾作用较弱;且四种保鲜剂对气体无选择性透过作用。王英发明的自然风于功能膜保鲜剂(专利申请号为89101384)的专利申请技术,亦能形成膜,该膜对水分和气体有选择功能,但氧气不能进入果子内部,由于缺氧容易引起生理病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既能延缓水果生理衰老又能防治水果病害、对人体无害的保鲜剂。
本发明的水果保鲜剂可形成半透明薄膜,对气体有选择透过作用,能使水果中的二氧化碳、乙烯排出,又允许少量氧气进入果内,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乙烯对果实的伤害,推迟了生理衰老,同时由于膜控制少量氧气进入果子内部,不会造成无氧呼吸引起的烂果。对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是通过调节保鲜剂的pH值,使之呈碱性而达到防病的目的。还避免了采用杀菌剂对人体的为害。
本发明水果成膜保鲜剂,能形成半透性薄膜,膜对气体有选择性透过作用,膜能使水果中的二氧化碳、乙烯排出,又能控制少量氧气进入果内,同时通过调节保鲜剂的pH值,使之呈碱性,其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
聚醋酸乙烯 79%~81%
羧甲基纤维素 2.5%~3.5%
分裂素 0.8%~1.2%
水 15%~17%
配制水果成膜保鲜剂时调节pH值为7.5~11.0。
本发明的优点是保鲜剂使用方便,结膜速度快,适宜于大规模处理待贮藏的果实。又由于该保鲜剂形成的膜能选择和定量控制水果贮藏期的气体交换,因此除了可长期保鲜外还能防止生理性烂果。该保鲜剂呈碱性,可防治果实贮藏期病害,同时对人体无害。
实施例:称取羧甲基纤维素15g,然后加入80ml水中,使温度保持40℃,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400g聚醋酸乙烯,5g分裂素,再搅拌20分钟,然后调节pH值为8,即得乳白色液态水果保鲜剂。从果园采摘新鲜苹果,装入竹框或网袋,在盛有配好保鲜剂溶液(稀释15~30倍)的盆内或其它容器内浸泡1~2分钟,然后取出,沥干,等果面结膜后,装入塑料袋后、纸箱或室内堆放。贮藏条件同常规。
处理葡萄,是把采摘的葡萄果穗浸在已配好的药液内,1~2分钟后取出,沥干,等果面结膜后进行贮藏。
经本发明乳剂处理的红富士葡萄,经测定其呼吸强度下降36.47%,果实单糖含量较对照高4.17~13.8%,总糖含量高4.46~16.58%,防治烂果的效果在90%以h,失重率较对照降低50.03~66.74%,落粒率较对照降低94.95~100%,处理巨峰葡萄具有相似的效果。
本发明的水果保鲜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业大学,未经西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