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菌菌丝再生剂无效
申请号: | 95110513.2 | 申请日: | 199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继迎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2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菌丝 再生 | ||
本发明属于真菌菌丝老化再生的机理调节剂,主要应用在食用菌老化坏死的更新再生生产上。
真菌类如磨菇、猴头、木耳等以其肉鲜味美受到人们普遍欢迎,成为饮食中的美味佳肴,因此真菌在我国有大面积的栽培。对于如何提高真菌的产量是从事真菌生产人们极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比较普遍的方法就是在真菌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或化肥类物质,来增加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促进菌丝及子实体的成长,取得了好的效果,产量也有了提高,但若再提高产量就比较困难,因为真菌经采摘一定茬数后,菌丝老化甚至死亡,就不可能再生长出子实体。以平菇为例,一般采摘三茬后,几乎绝产,从而影响了平菇产量的提高。而现在在真菌栽培中,人们只注重增加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而没有从减缓真菌老化坏死方面来达到提高真菌产量的目的。如农业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食用菌》杂志(国内统一刊号31-1257/S),1995年第1期第15页,“微肥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一文,将硫酸锰、钼酸铵、硼砂、硫酸锌、尿素铁五种微肥分别添加入PDA培养基中,观测其对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观测得知:一定浓度的硫酸锰、钼酸铵、硼砂、硫酸锌、尿素铁,能促进菌丝生长,但不同浓度对不同菌丝生长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性。以上可知,上述对比文献只提供了对培养基中所添加的不同营养成分的所带来效果的分析,而没有从减缓真菌菌丝老化坏死方面进行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缓真菌菌丝老化坏死的真菌菌丝再生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真菌菌丝再生剂由VB1、MgSO4、淀粉、H3BO3、ZnSO4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含量为(重量份数):VB1 3-12MgSO4 10-26淀粉 20-60H3BO3 10-30ZnSO4 10-26。
使用本发明后,能使菌丝复壮,提高真菌的采摘茬数,同时能缩短子实体的生长周期,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培养基生物转化率的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取MgSO4 18克、ZnSO4 20克、H3BO3 25克、淀粉39克、VB1 10克、5克、VB12 5克,将以上物质固体粉未混合均匀,即得本真菌菌丝再生剂,使用时将本品溶于20公斤水中,应用于500公斤平菇培养基中,每采摘一茬平菇后,向培养基中注射或喷施一次该溶液。
经对比试验:同样条件下,未喷施该溶液的平菇平均采摘三茬,生物转化率为100-130%;而喷施该溶液的平菇平均可采摘6-7茬,生物转化率达180-250%。
实施例2
取VB13克、MgSO424克、克、淀粉20克、H3BO330克、ZnSO410克,混合均匀,溶于水中,每采摘一茬木耳后,向培养基中注射溶液,可提高木耳产量1.3倍。
实施例3
取VB1 12克、MgSO4 10克、3克、淀粉60克、H3BO3 10克、ZnSO4 26克,混合均匀,溶于水中,每采摘一茬金针菇,向培养基中注射溶液,可取得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继迎,未经姚继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