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饱和树脂玻璃钢渔竿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0572.8 | 申请日: | 1995-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6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慰;毕兆新;邹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玻璃钢渔船开发中心威海实验厂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晋功 |
地址: | 2642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树脂 玻璃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捕鱼的钓具类,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饱和树脂玻璃钢渔竿生产方法。
众所周知,现有玻璃钢渔竿普遍采用酚醛树脂作为浸胶材料,在渔竿生产工艺中,因酚醛树脂在加热固化过程中,有低分子水放出,造成竿体内部有大量气孔,经磨后,气孔暴露,为堵气孔使渔竿表面光滑,通常需涂2—3遍底漆,相应需打磨2—3遍,大大地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透明、表面光滑的玻璃钢渔竿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a、将顺丁烯二酸酐100重量份、邻笨二甲酸酐30~90重量份、间笨二甲酸34~102重量份、内次甲基四氢邻笨二甲酸酐67~134重量份、丙二醇78~256重量份,置入反应釜中,在160~200℃温度范围内,经真空脱水,共缩聚反应,制得高分子量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b、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100重量份、DAP5~20重量份、过氧化物引发剂1~4重量份、丙酮50~150重量份,混和配成浸胶树脂溶液;
c、玻璃布经脱蜡,浸偶联剂,烘干处理,再经所述浸胶树脂溶液浸胶,烘干,制得预浸胶布;
d、将所述预浸胶布经裁布、卷管、缠带、固化以及后续工艺,制成透明不饱和聚酯玻璃钢渔竿。
本发明在渔竿固化成形过程中,用于浸布的不饱和聚酯不产生低分子挥发物,竿体内无气孔,从而渔竿生产工艺简单,渔竿质地密实,表面光滑透明,并且生产成本低。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不饱和树脂玻璃钢渔竿生产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顺丁烯二酸酐1000克,邻苯二甲酸酐755克,间笨二甲酸673克,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836克,丙二醇1860克,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160~200℃,然后经真空脱水,共缩聚而制得高分子量、高软化点的黄色透明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将前述合成的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1000克,DAP(即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50克,过氧化二苯甲酰30克,丙酮1300克,混和配成浸胶树脂溶液;玻璃布经脱蜡后,经K0—570偶联剂处理,然后烘干,再通过置于密封直拉式浸胶槽内的前述浸胶树脂溶液进行浸胶,经烘干处理,制得平整均匀的预浸布;将所得的预浸布经过裁布、卷管、缠带、加热固化、脱模以及后续工艺,从而生产出半透明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渔竿。
本发明不饱和聚酯在固化过程中,是自由基加聚反应,没有低分子物(水)逸出,竿体内无气孔,只需经水磨即可使竿体表面光滑,可直接拉透明色漆和罩光漆,从而省去多次拉底漆、打磨工序,与酚醛竿相比,缩短了工艺,减少了废品率,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玻璃钢渔船开发中心威海实验厂,未经北方玻璃钢渔船开发中心威海实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简便防锈车辆辐条
- 下一篇:薄膜变压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