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生长调节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0756.9 | 申请日: | 199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9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郦伟;陈庆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郦伟 |
主分类号: | A01N59/02 | 分类号: | A01N5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希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小林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生长 调节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生长调节剂,对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植物载培上广泛应用的一些叶面喷施营养剂或生长调节剂,虽然对水稻有一定的作用,但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水稻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必须使用水稻专用的调节剂才能有效地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
水稻籽粒产量的70%以上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而水稻生长后期的早衰现象使抽穗后光合产物的形成、转化和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水稻产量的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水稻的上述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促进水稻抽穗后光合产物的形成、转化和运输,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对根据水稻生理特点进行独特配方,由植物激素和营养元素配制而成的混合物进行处理,得到一种渗透性能好,便于吸收的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制。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
本发明的配方组成百分比为(重量%):
赤霉素 2.5~3.0%
2,4-D纳盐 0.5~0.6%
硫酸铜 8~10%
硫酸锌 8~10%
硼酸 15~18%
磷酸二氢钾 15~20%
尿素 15~20%
柠檬酸 1~3%
硫胺 1~3%
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尿素、磷酸二氢钾和2,4-D纳盐加入水中,加热至60℃,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I)。
2、将柠檬酸加入水中,搅拌15分钟,使之充分溶解,形成PH值为6的酸性溶液,再将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和硫胺加入该酸性溶液中,加热至60℃充分搅拌,得混合物(II)。
3、将混合物(I)(II)混合,搅拌至充分冷却后加入赤霉素,得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放入电子顺磁共振式磁化器中处理2~4小时,即得本发明之产品——水稻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及其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的配方组份中加入柠檬酸和硫胺。因为柠檬酸和硫胺能够促使水稻叶面气孔开放并提高角质层的渗透性能,使激素和营养元素能够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迅速进入叶片内部并转运至其它部位,激化细胞活性,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转化和运输,从而达到壮籽增产的目的。
二、本发明之产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了磁化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本发明之产品中营养元素的活性和渗透性,使水稻能更有效地吸收。同时经过磁化处理的产品能够刺激水稻内原激素的兴奋和增殖,从而降低了植物激素的用量,以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将16克尿素、16克磷酸二氢钾和0.4克2.4-D纳盐加入水中,加热至60℃,搅拌均匀后及混合物(1),然后将2克柠檬酸加入水中,搅拌15分钟,形成PH值为6的水溶液,再加入7克硫酸铜,7克硫酸锌,12克硼酸和2克硫胺,加热至80℃,充分搅拌至充分冷却后加2克赤霉素稀释至1000毫升,最后放入电子顺磁共振式磁化器中处理3小时。
取上述制备之溶液250毫升,用超低量喷雾器于水稻始穗期均匀喷施,喷施面积为1亩。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喷施区稻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增大,早衰现象大为降低,叶片动能期延长5~7天,考种结果表明,喷施区每亩增加有效穗1万以上,提高结实率5%以上,增加千粒重0.3克左右,增产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郦伟,未经郦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R型铁芯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