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显示平板无效
申请号: | 95110905.7 | 申请日: | 199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陆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钧 |
主分类号: | G09F19/12 | 分类号: | G09F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显示 平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件,特别是一种显示平板,属于光电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技术是采用平板显示器件辅以逻辑电路来实现显示的。平板显示器件主要有电致发光(EL)显示板、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液晶显示板(LCD)等,它们利用空间交叉的条状电极夹层间的工作物质(分别为荧光粉、惰性气体和液晶等),当交叉点上加工作电压时工作物质就发光、放电或改变其光学性质,逻辑电路依次对平面上每点施加电压,这样,由于人的视觉暂留效应这些光学性质变化了的象素就构成图象。但上述各种显示器有的使用寿命短、有的显示反差小、有的还受视角限制不便观看,且难以大面积制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反差,易大面积制作、使用寿命长且不受视角限制的平面显示平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两块相互对应且内表面上分布有相互垂直呈网状的透明条形电极的透明板之间,填充并密封受电场作用会产生双折射效应的介质;在介质中间平行于透明板面的平面上分布一层由光纤规则盘曲且紧密排列而形成的光纤层或一层在常规下对光能产生全反射的薄膜;上述介质受电场作用能产生双折射现象,且其o光折射率或e光折射率大于其中的光纤或薄膜。当电极间不加电场时,光纤或薄膜的折射率大于介质的折射率,其中的光只在内部传导;当电极间加有电场时,由于介质产生双折射现象(介质和光纤或薄膜都会因外加电场而产生双折射现象,但本发明所采用的介质其电场致双折射效应显著得多),使得光纤或薄膜的折射率小于介质的折射率,则光从光纤或薄膜中透出而发光(光纤或薄膜中的光又可另受调制,其亮度可变),这样就可通过电场扫描使各像素依次发光,实现显示。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平板采用光纤或薄膜作为导光材料,且利用电场致双折射原理来控制像素发光与否。因而容易提高显示反差、不受视角限制、易于大面积制造且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透明板上透明电极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介质中光纤层示意图。
由图1、图2、图3可知,本发明由上下两块透明板1(玻璃板或塑料板等)相互配合作为密封层,在两块透明板1的内表面上对应地分布有相互垂直呈网状的透明条形电极2,在两透明板1之间填充并密封受电场作用会产生双折射效应的介质3(采用电场致双折射效应比光纤或薄膜更显著的介质,尤其是液态介质,如液态硝基苯),在介质3中间平行于透明板1的平面上均匀地分布一层由光纤规则盘曲且紧密排列而形成的光纤层或薄膜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钧,未经陆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闪点改进剂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地毯衬垫生产工艺及其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