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导电性聚噻吩薄膜、薄膜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10939.1 申请日: 1995-02-16
公开(公告)号: CN1129353A 公开(公告)日: 1996-08-21
发明(设计)人: 薛奇;石高全;金士;于波;吉敏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1/00 分类号: H01L21/00
代理公司: 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巫士华
地址: 21009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强度 导电性 噻吩 薄膜 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属导电高分子领域

共轭聚合物在可充电池、电色器件、电光器件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噻吩是共轭导电聚合物的一种。目前,无论是化学合成还是电化学方法制得的聚噻吩都是粉末状或强度很差的固体(抗拉强度小于50公斤/平方厘米)。在电化学聚合制备聚噻吩时,所用电解质溶液通常是含有支持电解质的非水溶剂如:乙腈、硝基苯、苯甲腈、碳酸丙烯酯或一定浓度的高氯酸(5M)溶液。在这些非水溶液中,噻吩的氧化电位高达1.65伏(对甘汞电极),因而在这些非水溶剂中,只能以贵金属作为工作基质,而且由于聚噻吩在此电位下的降解,无法得到高质量(高强度、高致密性)的膜;而在高氯酸溶液中,噻吩的氧化电位虽然已降至0.9伏(对甘汞电极),但由于在如此强的质子酸溶液中,大部分的常见金属都很不稳定,所以也需要以贵金属作为工作电极,而且得到的聚合物的强度及电导率皆不高。

参考文献:(1)R.J.Wattman;J.Bargon;A.F.Diaz,J.Phys.Chem.,87,1459,(1983)(2)K.Kaneto,Y.Kohno,K.Yoshino,Y.Inuishi,J.Chem.soc.,Chem.Commun,382,1983(3)S.Tanaka,M.Sato,K.Kaeriyama,Makromol.Chem.185,1295,1984(4)M.sato,S.Tanaka,K.Kaeriyama,Synth.Met.14,279,1986(5)E.-A.Bazzaoui,S.Aeiyach and P.C.Lac,J.Electroanal.Chem.364,63,(1994)

发明的目的是用纯的三氟化硼乙醚作为单一组份电解质,在有微量水存在时,用非贵金属或贵金属作工作电极电化学聚合噻吩得到高强度、高电导率聚噻吩膜,该膜具有极好的致密性,可以用控制电位电解的方法制成有机PN结二极管。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电化学系统是由经典的三电极电解池连接与电化学分析仪上组成的。所有的电解过程都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工作电极为不锈钢片(或铝、锌、镍、铅或者贵金属如铂、金等),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化学纯的三氟化硼乙醚重蒸后使用,噻吩在惰性气氛下重蒸后使用。将噻吩溶于三氟化硼乙醚中,加入微量水,然后在恒电位1.1-1.4伏,恒电流0.1毫安/平方厘米电解聚合约600-30000秒得聚噻吩膜。

①聚合物剥离电极表面后,以乙醚洗去残留的三氟化硼乙醚,在50℃下真空干燥5小时进行电导率及抗拉强度测试。所得薄膜电导率测试是以常规四探针技术进行的(ASTM B19 3-78)。

②为制备薄膜二极管,以乙腈洗去电极及末剥离聚合物膜上残留的三氟化硼乙醚,在含有0.1摩尔/升高氯酸锂的乙腈溶液中,惰性气氛下,Ag/AgCl为参比电极,金属铂为对电极,于-2.2伏电解1分钟后,得到聚噻吩薄膜二极管,在50℃下真空干燥5小时进行电压一电流关系测定。本发明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使用电解质为三氟化硼乙醚,不加任何支持电解质,电流效率高(可达97%);使用非贵金属作为电极,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制出的聚噻吩膜非常致密,可制成PN结二极管,并具有高的电导率和极高的抗拉强度。机械抗拉强度超过金属铝。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案举例如下:

例一:0.1毫升的噻吩溶于30毫升三氟化硼乙醚中,加入0.01毫升水,以不锈钢为工作电极,在1.2伏(对Ag/AgCl电极)电解8000秒,在电极上生成棕色的薄膜,将薄膜剥离电极,以乙醚洗涤以后,在50℃下真空干燥5小时,以直流四探针方法测得在薄膜平面方向上的电导率为不小于150西门子/平方厘米,该膜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400公斤/平方厘米,大于铝的抗拉强度(1050公斤/平方厘米) 

例二:0.1毫升噻吩溶于30毫升三氟化硼乙醚中,加入0.01毫升水,在1毫安/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下恒电流电解约6000秒(不锈钢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后,以乙腈洗去电极和薄膜上残留的三氟化硼乙醚,然后以金属铂作为对电极,含有0.1摩尔/升高氯酸锂的乙腈为电解液,与-2.2伏(对Ag/AgCl电极)电解1分钟,将薄膜剥离电极,在50℃下真空干燥5小时后,测得其电压一电流曲线符合二极管特性(反向电流极小,导通电压约为0.7伏)

本发明可能应用:在非贵金属表面制备导电性聚噻吩薄膜使工业化成为可能。高强度聚噻吩可用于电子器件、可充电池、电色器件、化学传感器等,聚噻吩PN结薄膜二极管可用于微电子器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