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镍/氧化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1008.X | 申请日: | 199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明;王富绩;王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催化剂厂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戈胜,陈亚宾 |
地址: | 21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氧化镁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催化剂类,涉及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焦炉煤气净化回收工艺中的应用技术领域。
九十年代,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继建成十几套采用氨分解和克劳斯硫回收技术相结合的焦炉煤气净化回收新工艺。该新工艺的特点是使用一种耐高温催化剂,在1000~1250℃的高温下,将工艺过程产生的氨汽和酸气中的氨、氰化氢催化分解为氢气、氮气和一氧化碳,并催化转化少量苯类物质,生成低热值煤气加以回收。我国第一套采用该新工艺的装置曾从国外购买用于氨、氰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镍为主要活性组分,以镁质矿物材料为载体,但未见任何有关此类催化剂的专利文献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也是提出应用于上述新工艺的一种新型含镍/氧化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添加少量助剂、含镍的硝酸盐溶液负载于预加工成型的具有高强度和特殊几何外表面的耐高温多孔氧化镁载体上制成的。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主要活性组分镍(以NiO计)含量为3~14%(重量),助剂含量为0~2%(重量),余为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为:(a)制备耐高温多孔氧化镁载体;(b)配制添加助剂组分的、含镍的硝酸盐溶液;(c)用上述溶液浸渍载体并干燥所得复合物,反复多次直到组分含量合格,煅烧分解硝酸盐。
预加工成型的耐高温多孔氧化镁载体之构成组分包括预处理氧化镁骨料、活性氧化镁、烧结促进剂。预处理氧化镁骨料指的是在1250~1600℃煅烧过的氧化镁,最好是在1300~1500℃煅烧2~6小时的氧化镁,经破碎和筛分得到小于0.147毫米(-100目)的氧化镁骨料。氧化镁骨料颗粒分布最好为:0.147~0.074毫米(-100目+200目)占20~40%(重量),小于0.074毫米(-200目)占60~80%(重量)。活性氧化镁可以是轻质氧化镁或经煅烧可产生氧化镁的物质,如氢氧化镁或碳酸镁,最好用氢氧化镁,其颗粒度应小于0.074毫米(-200目)。烧结促进剂可以是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钛,最好是硫酸钙和二氧化钛,其颗粒度均应小于0.074毫米(-200目)。为使氧化镁载体具有多孔性和一定的孔径分布范围,需加入适量的造孔剂,通常采用颗粒度为0.1~1毫米的木炭粉。
将上述各种物料充分混合均匀,以混合物料重量计,各物料配比分别为:氧化镁骨料55~90%,最好70~85%;氢氧化镁5~40%,最好10~25%;硫酸钙2~6%,最好2~4%;二氧化钛0.1~1.5%,最好0.2~0.8%;木炭粉1~4%。另用蒸馏水溶解甲基纤维素配成含量为2~5%(重量)的溶液作粘结剂用。
将混合均匀的物料送入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粘结剂进行捏合至物料软硬适中,捏合时间20~40分钟。然后将物料造粒,加入一定量的成型润滑剂拌匀后压制成球柱型,其柱直径为16~24毫米,长度为16~24毫米。成型润滑剂可以是石墨或硬脂酸类,加入量按成型物料重量计为2~5%。将成型好的半成品在80~120℃温度下烘20~40小时,然后置于高温煅烧炉中煅烧,煅烧温度为1500~1800℃,煅烧时间为2~6小时,最好的煅烧温度是1680~1750℃,煅烧气氛为惰性气氛和/或氧化气氛。
通过上述过程制备好所述的预加工成型的耐高温多孔氧化镁载体。该载体的平均抗破碎强度大于2000牛顿/厘米;比表面积2~5平方米/克;孔容积0.10~0.14毫升/克,用压汞法测定其0.75~2.5微米的大孔体积占总孔容积的25~40%(体积)、小于0.05微米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积的40~60%(体积)。该载体中氧化镁含量占载体重量85%以上。
为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并减缓镍晶粒在高温使用中长大,催化剂中需添加适量的助剂,助剂组分可以是氧化钡或氧化镁或氧化锌或三氧化二铬的单一组分或复合组分,最好以氧化钡为助剂组分。将硝酸镍和硝酸钡按比例配成饱和浸渍液,其Ni2+/Ba2+重量比为8~15。
将制备好的多孔氧化镁载体置于浸渍液中浸渍0.5~1.0小时,浸渍液温度保持在80~90℃,然后在150~22℃烘干4~8小时。重复浸渍、烘干操作,使载体上镍含量达到制备催化剂的预定量。最后将完成浸渍操作的物料置于煅烧炉中,在550~600℃下于氧化气氛中煅烧4~5小时,使硝酸盐完全分解。
经过上述制备过程可得到本发明提出的高温镍/氧化镁催化剂。需要提及的是本发明催化剂的二氧化硅含量小于催化剂总重量的2%,最好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不出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催化剂厂,未经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催化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退热口服液
- 下一篇:采用两个低成本地球同步卫星的射频广播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