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埋半预制式地铁隧道无效
申请号: | 95111119.1 | 申请日: | 199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8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军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埋半 预制 地铁 隧道 | ||
本发明是一种地铁隧道的建造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修建地下车辆通道或人行通道等。
目前城市地铁隧道通常采用深开挖或地下掘进的施工方法,隧道顶部与地表面距离一般超过5米,深挖法的土方开挖量极大,开挖后现场拼装隧道模板并浇灌混凝土使现场工作量很大且养护周期长,费用高。地下掘进法的掘进速度很慢,且设备极其昂贵,土方和混凝土在地下运输、成型均导致了成本高、工期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的建造方法,其特点是投资少,建造速度快,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明挖法挖出隧道沟,其深度可控制在隧道顶部距地表面0.5-2米。放入半预制的隧道构件,在构件底部预留钢筋处沿隧道走向用钢筋绑扎使其互相连接,浇注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的隧道基板。土方回填后修复路面。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一、采用明挖浅沟的方法,使土方开挖量大大减少。二、采用了工厂化生产的半预制混凝土构件使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注量大大降低。三、采用了整体现场浇注混凝土底板的工艺使构件间通过底板连成了一个整体,也为隧道内的车辆构造了一个整体而可靠的路基。四、由于现场浇注混凝土底板。因而保证了底板与沟底完整的面接触,确保压力在沟底均布。同时大大降低了对沟底的处理要求,如平整度要求等。五、由于隧道两壁内侧下部采用了倒L型缺口,保证了隧道顶部压力通过两壁可靠地传到底板进而传向沟底。六、上述施工方法仅需一般施工机械便可完成,施工周期可比常规地铁提高2-3倍,而造价仅为常规地铁的1/2至1/4。大大减少了地铁的投资量。且全部施工现场只需50至100米。开挖后放下预制件连接完毕便可回填土方,迅速修复路面并恢复使用。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也将大大降低。该施工方法同样适用于隧道的起伏和弯道施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连接好的混凝土构件及浇注成型的整体混凝土底板立体示意图。
参照附图,在图1中,半预制混凝土构件由拱顶两侧壁和底部钢筋1组成,底部的钢筋1与侧壁拱顶的钢筋整体绑扎或焊接,在预制构件时,只浇注两侧壁及顶部混凝土,底部如图1中所示,暂不浇注混凝土,留出钢筋,且两壁内侧下端如图1所示分别预制出倒L型缺口2。
采用明挖法开挖隧道沟,其深度一般为隧道顶部距地表0.5-2米。沟底稍做压实后可逐个放下半预制混凝土构件,将构件的侧壁及拱顶边缘的钢筋头与另一构件的相接部分焊接后用混凝土浇填接缝。参见图2,用长钢筋把构件底部钢筋沿隧道走向互相绑扎或焊接。在底部钢筋外、构件间连续浇注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极长的整体底板3。混凝土底板3的高度应高于两侧内壁的倒L型缺口。
回填土方并修复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军,未经王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