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蛹蛋白的纺丝溶液无效
申请号: | 95111330.5 | 申请日: | 199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谯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谯续俊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大庆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蛹 蛋白 纺丝 溶液 | ||
本发明涉及丝绸工业用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纺丝用蚕蛹蛋白及其制造方法。
蚕蛹为制丝工业的主要付产品之一,但大多数蚕蛹都用来作饲料和肥料。蚕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报道,用蚕蛹蛋白提取蛹酪素用于制革,但蚕蛹蛋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中国91108360.X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去除蚕蛹蛋白质腥味的方法”,首先利用有机溶剂去除蚕蛹蛋白中的油脂;再以碱溶液洗,以酒精回流萃取,最后通过真空干燥制得无腥味蚕蛹蛋白质成品。上述制取方法较复杂,所需专用设备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丝用蚕蛹蛋白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纺丝用蚕蛹蛋白以蚕蛹为原料,经脱脂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后,制得蚕蛹蛋白,经过化学修饰剂修饰后,直接与高聚物共混纺丝。上述蚕蛹蛋白的分子量控制在1~8万之间。
上述纺丝用蚕蛹蛋白的组分和用量(重量%)如下:
蚕蛹蛋白 30~35%,
修饰剂 2~5%,
高聚物 55~65%,
上述修饰剂为丙烯晴或丙烯酰胺。
上述高聚物为聚乙烯醇、丙烯晴、粘胶、丙烯酰胺。
上述纺丝用蚕蛹蛋白的制造方法如下:
1).选蚕蛹,去掉僵蛹、死蚕、坏蛹,
2).在60~80℃温度下烘干,经烘干后蚕蛹的水分在5%以内,
3).在有机溶剂或酒精中进行脱脂,脱脂后脱脂蛹所含脂肪在1%以内,
4).浸泡8~16小时,
5).在50~70℃温度下在碱溶液中溶解2~5小时,
6).滤去蛹皮和其它杂质,即制得蚕蛹蛋白液,
7).用分子筛进行分子量筛选,使分子量控制在1~8万之间,再进行脱色处理,
8).调试等电点,用酸进行调节等电点,将PH值控制在4.3~4.6之间,再进行水洗直至PH值达到5~8。
9).把调好等电点的蚕蛹蛋白进行脱水后在60~70℃温度下烘干,
10).把烘干后的蚕蛹蛋白溶解成蚕蛹蛋白溶液,加化学修饰剂修饰后,与高聚物共混纺丝,
上述有机溶剂为6号抽提油或丙酮,
上述脱脂和浸泡温度均为50~70℃,
上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碱溶液的浓度为0.5~1.5%。
上述蚕蛹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5~17%。
本发明的纺丝用蚕蛹蛋白具有以下技术指标:
1.水份含量 5%,
2.灰粉 0.5~2%,
3.含油脂 0.5~1%,
4.分子量 1~8万,
5.颜色: 淡黄色,
6.蚕蛹蛋白含量85~90%,
7.甘糖 1~4%,
8.不溶物 1~3%,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方法,使蚕蛹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蚕蛹资源,为纺织工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将经过选择的新鲜湿蚕蛹在60~80℃温度下烘干,在50~70℃温度下用6号抽提油或丙酮或酒精(98%)进行脱脂,然后在50~70℃温度下,浸泡8~16小时,取12kg氢氧化钠,溶于2000kg软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并将溶液加热到60℃,取经上述处理的蚕蛹200kg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溶解,搅拌4小时后,取液分析,至到完全溶解后,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杂质,用分子筛进行分子量筛选,使分子量控制在1~8万内,进行脱色处理,再调节等电点,将PH值控制在4.3~4.6之间,再进行水洗直至PH值达到6后,进行脱水处理,在60~70℃温度下烘干,制得80kg纺丝用蚕蛹蛋白。80kg纺丝用蚕蛹蛋白按15%的浓度溶解成蚕蛹蛋白溶液,经加8kg丙烯晴修饰后,与560kg聚乙烯醇共混,即可纺丝。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谯续俊,未经谯续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无梭织机用的前置退绕装置
- 下一篇:步进电动机高精度细分方法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