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1763.7 | 申请日: | 199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隆;王宁;高崎;张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杏灵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1/35;A61K31/19;A61K31/365;A61P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叶 黄酮 内酯 浸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
银杏(Gin kgo biloba L.)系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植物。银杏叶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功能,可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和内酯类,它们对改善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国内外医药科学家对银杏叶作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发现银杏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黄酮、黄酮醇及其甙类,儿茶素类和双黄酮类,其次是含有倍半萜和二萜的内酯类,另外还有少量的有机酸、生物碱和其它化合物。目前已有不少银杏叶浸膏制剂,但由于制备工艺困难,因而这类制剂对含量和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含黄酮甙≥24%、及一定量的内酯忽视了其它有效的黄酮活性成分,不收集游离黄酮;此外,现有制剂对容易产生刺激性和致过敏物质的银杏酸也不进行限量检查。所以,现有的银杏叶浸膏制剂在药效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银杏叶中的多种有效黄酮活性成份,研制一种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又名“银杏酮酯”(EGB50),主要成分含量如下:总黄酮≥44%、(其中黄酮甙≥24%)、内酯≥6%,控制银杏酸≤10ppm。
本发明的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药理研究证明对心、脑血管有较明显的保护机体、改善功能作用。一、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对狗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研究1、供试样品:
高含量银杏叶黄酮内酯浸膏(EGB50)为淡棕色粉末状固体,使用时用1%西黄耆胶配成6mg/ml和20mg/ml浓度的混悬液备用。2、实验方法:
本实验选用剂量为30mg/kg和100mg/kg口服。阳性对照组选用硝苯啶5mg/kg口服。3、实验步骤:
将狗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麻醉,然后经口插入12号胃管作给药用,同时经口插入麻醉用气管导管(Curity,内径9.55mm,泰国产),接人工呼吸机,以30次/分频率,呼吸时比1.5∶1进行人工呼吸,调节潮气量至呼吸正压为15-20cmH2O。将动物左侧卧固定于手术台上,于右侧腹股沟处分离股静脉,插入导管作输液用,于左侧胸壁第4、第5肋间开胸,并剪断第5肋骨,用扩张器张开胸腔,距迷走神经2cm处沿神经走向剪开心包,然后将心包缝合于胸壁,充分暴露心脏;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三分枝根部游离冠状动脉,其下穿线,将按文献所制的30点多点心外膜电极四角用心血管无损伤连线缝合针缝合于心脏表面,电极间距8mm,同步描记正常肢体导联Ⅰ、Ⅱ、Ⅲ和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6导联,然后描记表面30点心电图,描记肢体导联时心电图定标8mm/mv,心外膜电图定标为1mm/mv,记录纸速25mm/s。结扎前2分钟,从股静脉iv利多卡因5mg/kg,然后用加入利多卡因0.2mg/ml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连续滴注。结扎后1分、10分记录心外膜电图,以10分钟为给药前。于结扎10分钟后,从胃管按5ml/kg体积灌服试验样品,阴性对照组同体积灌服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0.5,1,1.5,2,2.5,3小时记录心外膜电图,测出各点心电图ST段高总和(∑-ST)值和ST段升高>2mv的心电导联数(N-ST)。在第3小时处死动物,迅速取出心脏,称出全心重量,切去心房及右心室,称出左心室重量,放入冰箱速冻1小时,在冠脉结扎线下,平行冠状沟,将心室等厚地切成5片,放入0.5%硝基四氮唑蓝(N-BT)溶液中,于37℃恒温水浴振摇染色10分钟,正常心肌染为暗蓝色,梗塞区心肌不着色为浅黄色,仔细切下梗塞部分,称出梗塞区重量,计算出梗塞区重量占全心及左室重量的百分比。4、结果:①对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杏灵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杏灵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