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1958.3 | 申请日: | 199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龙;周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修德金,裴毓英 |
地址: | 116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蔓延 高温 合成 制备 泡沫 陶瓷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Synthesis,简称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包括配制浆料[1]、浸渍[2]、烘干[3]和烧结[4]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
a)配制的浆料中,应包括加入按化学计量取粒度大于200目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能够进行SHS反应并产生部分液相量(理论计算值θ0)的反应物粉料;占反应物总重量1~40%(wt%,下同)的添加物;占反应物总重量2~5%的水玻璃;占反应物总重量0.2~3.0%的羧甲基纤维素;用所加物料总重量的50~100%的水,将上述物料均匀搅拌成浆料,
b)坯体的烧结是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完成,
c)在完成SHS反应中,体系内所控制的液相量(θ1或θ1C)为40~80%,
d)坯体烧结的实际点火温度T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物是高熔点的金属粉末和陶瓷粉末,常用的高熔点金属粉末有Ti、Cr、Zr、Mo和W,陶瓷粉末有Al2O3、SiO2、ZrO2和Si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体的设计预热温度T0的上限和下限或最低设计预热温度T0C,均是在保证体系中在进行SHS反应时,存在有40~80%液相量θ1或θ1C的前提下,经过热力学计算得出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体在SHS反应中,体系内所控制的40~80%液相量θ1或θ1C,是根据液相量理论计算值θ0,并通过控制加入添加物的种类和量,经过热力学计算和实验所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或3或4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选择不同添加物和不同加入量时,如果θ0<40%,则应控制θ1在40~60%范围,以计算T0或T0C;如果θ0在40~60%之间,则应控制θ1在50~70%范围,以计算T0或T0C;如果θ0>60%,则应控制θ1在60~80%范围,以计算T0或T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HS反应对坯体的实际点火温度TK,其取值方法是:当设计预热温度T0连续变化,而θ1在40~80%范围内也连续变化时,TK取T0的上限和下限的平均值;当设计预热温度T0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而θ1为一稳定的固定值(称θ1C)时,TK应取达到此固定值(θ1C)的最低设计预热温度(称T0C)再加300~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艺是:将本发明配制浆料的配方,加水后,在球磨机中均匀混合15~20分钟,配成浆料[1],再将具有φ0.3~3.0mm孔径的聚氨脂泡沫塑料,加工成要求的形体,然后浸渍[2]在浆料[1]中10~20分钟,取出并挤出约40~60%的浆料,再在200~300℃温度下保温1小时左右,将其烘干[3]成坯体[5]之后,再将其放在炉中,加热至实际点火反应温度TK,并在该温度下,用氧——乙炔焰或金属W、M0丝电加热进行烧结点火,完成SHS反应过程,制作成产品,最后,对本产品进行整修检测合格后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9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听器材存放装置
- 下一篇:用于旋转油泵的密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