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无效
申请号: | 95112087.5 | 申请日: | 199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832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昕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裴毓英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形 沙发椅 | ||
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属于家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沙发大多是不能变形的,有少数变形沙发也只是靠背能够转动这一种变形形式,不能使沙发各部件同步移位、变形,不能适应人体从正坐到躺坐直至躺的多种变化形态。有些较先进的小汽车上的沙发能够使沙发靠背和座垫同时做较小运动变形,但需要电力操作,不适用家庭、医院、宾馆等多方面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使沙发各部件同步移位变形,能适应人体从正坐到躺的多种姿式、不用电力操作的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人体坐在沙发上对靠背产生的作用力,把靠背作为杠杆来带动沙发各部件,使其在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根据人的需要变形。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由靠背、座垫、前垫、沙发座、拉簧和棘条机构组成,特殊的是靠背、座垫和前垫是铰式连接,在靠背上固定有延伸杆,延伸杆从靠背的下部伸出,其端部同铰接在前垫内侧上部横板中间处的前垫支拉杆铰接,靠背、座垫、前垫、延伸杆和前垫支拉杆构成一个连动杆机构,还有一个滑动机构把靠背和座垫连接在沙发座上,并可使靠背和座垫在沙发座上滑动,连动杆机构可随人体坐姿的不同和滑动机构的滑动而变形,在沙发座上还有限位用的一个沙发座后上挡板和一个沙发座前下挡板,棘条机构安装在座垫侧板的下部,拉簧后端挂在沙发座后下部,前端挂在座垫下部。
上述的滑动机构由两组同样形状的滑道和滑体组成,两组滑道分别、对称安装在沙发座两侧板的内侧,与两组滑道相对应的滑体对称安装在靠背和座垫的两侧板上,每组滑道对应有由滑轴和滑块组成的三个滑体,滑轴带螺纹的一端由加强板、固定螺栓、紧固螺母和调位螺母固定在靠背或座垫的侧板上,另一端插入其中部带有不透孔的一个滑块内,其横截面与滑道横截面相对应的滑块安装在滑道上,可沿滑道滑动。
上述的滑道每组有三条,滑道横截面为形,滑道安装位置是,滑道(7)安装在沙发座侧立板(5)内侧,其与水平面夹角α1为75°~105°,对应的滑体安装在沙发原位形态时,滑道(7)上端部对应靠背侧板(20)处,滑道(8)安装在沙发座侧横板(6)内侧靠近侧立板(5),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α2为10°~35°,对应的滑体安装在沙发原位形态时,滑道(8)后端(以人体正坐在沙发上时,人面对的一面命名沙发各部件的前部,反之为各部件的后部,以下同)对应座垫侧板处,滑道(9)安装在沙发座侧横板(6)靠近滑道(8),其与水平面夹角α3为10°~35°,对应的滑体安装在沙发原位形态时滑道(9)后端部对应座垫侧板处。
上述的滑道每组也可有两条,滑道横截面为~形,滑道安装位置是,滑道(10)安装在沙发座侧立板(5)内侧,其与水平面夹角α4为75°~105°,对应的滑体安装在沙发原位时,滑道(10)上端对应靠背侧板(20)处,滑道(11)形状为~形,安装在沙发座侧横板(6)内侧,对应的滑体有两个,安装在沙发原位形态时,~形滑道后端部和中间处对应的座垫侧板(12)上。
上述的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在沙发前垫上还安装有一个脚踏板,在前垫两侧板内侧对称安装有两条伸缩板滑道,在前垫内有一个支拉杆延伸杆,其一端略弯曲并与前垫支拉杆的前端部刚性连接,另一端与前垫内的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伸缩板上,伸缩板插在伸缩板滑道内,其端部由带扭转弹簧的铰链连接着脚踏板,并可带动脚踏板沿着前垫两侧板内侧的滑道伸缩滑动,脚踏板上还带有两个小轮。
上述的一种自动变形沙发椅,在前垫上也可不安装脚踏板,而是安装支地杆,安装方法是,在前垫内有一个与前垫支拉杆刚性连接的支拉杆延伸杆,在支拉杆延伸杆上固定有一支地杆,支地杆底端有一脚轮,支地杆同支拉杆延伸杆的夹角α5为85°。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变形沙发椅示意图
图2为每组三条滑道时滑道位置示意图
图3为每组两条滑道时滑道位置示意图
图4为滑体安装示意图
图5为滑体位置变化示意图
图6为带脚踏板沙发椅连动杆机构示意图
图7为带支地杆沙发椅连动杆机构示意图
图8为滑动机构和连动杆机构变化示意图
图9为棘条机构示意图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昕,未经杨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2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板油墨清洗液
- 下一篇:鲜鹌鹑蛋营养面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