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饱和煤气与变换气热交换防腐蚀方法及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112522.2 申请日: 1995-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67656C 公开(公告)日: 2001-06-27
发明(设计)人: 王梦飞;陈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1C1/02 分类号: C01C1/02
代理公司: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安国,彭友华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饱和 煤气 换气 热交换 腐蚀 方法 设备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合成氨厂变换工段饱和煤气与变换气热交换的防腐蚀方法及热交换器设备。

在合成氨厂变换工段中,由饱和塔出来的煤气是水汽饱和煤气,这种气体对热交换器设备会产生严重的露点腐蚀,使得主热交换器泄漏,煤气串入变换气,对Co-Mo系变换催化剂危害严重,造成使用寿命很短,长者半年,短者十几天,需要经常更换热交换器,对合成氨生产厂造成很大浪费。热交换器最容易腐蚀泄漏的部位是处于露点附近的热交换器饱和煤气入口处,为了提高此处的温度避免露点腐蚀,常用一种预热泡罩热交换器,此种热交换器是在列管热交换器外部套上一个罩子,饱和煤气从泡罩下部先进入泡罩,与从下部进入列管管间的高温变换气通过列管换热器筒体将饱和煤气加温为露点以上湿煤气,然后由泡罩上部经列管管内从上至下与变换气进行热交换后由热交换器底部出,进入变换炉。概括来说用高温变换气在预热泡罩热交换器的同一端,与低温湿煤气先进行热交换,迅速提高湿煤气温度,来摆脱露点,得到防腐蚀效果。这种方法和设备的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检修方便,较容易清洗;缺点是泡罩尺寸大,费用较高;只靠内筒体将变换气热量传给低温湿煤气,传热面积小,湿煤气提温慢,对低温湿煤气加热不够,腐蚀部位湿煤气温度不高,离露点温度较近,腐蚀较强,内筒体死角处仍易腐蚀。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用变换气将湿煤气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需2/3的变换气热量,多余的1/3变换气热量目前通过调温副线将热量移至水加热器,未很好地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饱和煤气与变换气热交换方法和预热泡罩热交换器的不足,提供一种饱和煤气与变换气热交换防腐蚀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可更好地利用1/3变换气热量,避免露点腐蚀,热交换设备的结构同一般热交换器一样简单、安装、检修方便,容易清理,而成本比预热泡罩热交换器低,换热面积大,无死角、均匀、腐蚀小、寿命长。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用一部分变换气与低温饱和煤气并流热交换,迅速提高饱和煤气温度,使饱和煤气加热成远离露点的非饱和湿煤气,避免露点腐蚀,用另一部分变换气与提温后的湿煤气逆流热交换,将湿煤气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

本发明用1/3变换气与低温饱和煤气并流热交换,迅速提高湿煤气温度,避免露点腐蚀,用2/3变换气同提温后的湿煤气逆流热交换,湿煤气进一步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还设计了并逆流列管式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和一般列管换热器一样,由筒体、列管、管板和折流板组成,列管两头固定在管板上安装在筒体内,列管管内的筒体两头的流体(被加热饱和煤气)进出口相通,折流板将管间隔成折流通道,折流通道两头在筒体上有加热流体(变换气)的进、出口,其特点是加热流体(变换气)有主、副两个进口,一个出口;主副进口分别在筒体两头,出口在筒体中间部位靠近副进口,饱和煤气从进口到出口管内通道与变换气从副进口到出口管间通道成并流结构,为该热交换器并流段,与变换气从主进口到出口的管间通道成逆流结构,为该热交换器逆流段,在并流段有2个折流板,并流段的热交换面积占该热交换器总热交换面积的1/5,逆流段热交换面积占该热交换器总热交换面积的4/5。

为实现上述目的,热交换器还可设计成子母热交换器。为减少大热交换器更换次数,在大热交换器前设小热交换器,将变换气多余热量(1/3变换气热量)通过小热交换器采用变换气与饱和煤气并流而下热交换,将饱和煤气迅速提温到远离露点温度,然后入大热交换器与变换气逆流热交换加温到工艺要求去变换炉。

本发明的优点是:1、将原来通过调温副线把1/3变换气热量移至水加热器,改为用来迅速提高饱和煤气温度,使湿煤气远离露点温度,大大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并流段的热交换可代替调温副线调节变换炉入口煤气温度,省去了原不通过热交换器的调温副线。2、热交换器结构和预热泡罩热交换器同样简单,安装检修方便,容易清理,成本却比预热泡罩热交换器低1/3。热交换面积大。3、直接通过列管和管板提高煤气温度,无死角,换热均匀高效,能迅速将热传给饱和煤气。

本发明的实施例用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艺和设备(并逆流列管式热交换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工艺和设备示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2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