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铬酸钠熟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2611.3 | 申请日: | 199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焯枢;王康海;杨昌林;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G37/14 | 分类号: | C01G37/1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开姚 |
地址: | 41001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铬酸钠 熟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由铬铁矿制备铬酸钠熟料的一种方法。
现行铬酸钠熟料工业化的方法是将铬铁矿粉与纯碱,含钙镁矿粉和返渣,经过一定的混合,在回转窑内焙烧,制成铬酸钠熟料,这种方法使铬转化成水溶铬的转化率低,一般只有70~80%;排渣量大,造成铬的损失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提高转化率,中国专利(专利号:91103599),采用富氧焙烧,最好为100%纯氧,这在工程上和经济上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排渣,专利US3816095,S.African7403606和Ger.Offen.2935718提出无钙焙烧法。由于不添加钙镁质填料,排渣量虽然明显减少,但由于炉料的熔结性能差而易结窑,反应时间长故未能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为铬铁矿碱化氧化焙烧寻求一种转化率高,排渣量小,又利于工业化实施的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料配料加入少量消石灰,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白云石,石灰石矿粉,大幅度减少造渣物料;炉料充分混合,反应物料良好接触,通过物料造粒后进行焙烧,保证了充分反应以提高转化率及不结窑。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施结果,使焙烧系统的收尘量小于1%。用水浸出的浸出率为98%以上。
本发明所采用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本发明的步骤分述如下:
一、配料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反应速度,同时尽可能减少纯碱用量,故选定原料配方为:铬矿粉30份,纯碱16-22份,消石灰6-15份,返渣30-40份。消石灰的消化度为50~100%,生料中Cr2O3含量为15~18%。
二、混料
连续或批量计量的纯碱、消石灰、矿与返渣加入混料器进行一次或多次混合,同时加入料量的4~10%水份,充分混合,均匀度达98%以上。
三、造粒
用圆盘或圆筒制粒机连续造粒,粒度大小为0.5~8mm,水份为料量的8~18%,粒子抗压强度为0.2~2公斤/个。
四、焙烧
在焙烧炉内进行焙烧,温度900~1300℃,停留时间为20~60分钟,窑尾气含氧量6~14%,烧成斜呈粒状,粉化率为1~7%,铬酸钠熟料产品的水溶铬转化率为86~95%。这种粒状熟料利于用水浸出,浸出率为98~99.5%。
实施例一
按附图一的工艺流程,将如下百分含量的铬铁矿粉为原料:Cr2O347.18,Fe2O313.70,Al2O310.67,CaO0.30,MgO17.39,SiO27.70,铬矿粒度为180目筛余量为3.7%,将上述百分含量的矿粉30份,纯碱20份,消石灰13.7份,返渣36.3份,生料含Cr2O316.80%,混料均匀度为98%,造粒粒径为2~5mm的占92.2%;抗压强度为0.361公斤/个,焙烧炉温度为1160℃,停留时间为30分钟,尾气含氧量为8.8%,获得转化率90.7%的粒状熟料。
实施例二
所用原料铬铁矿的百分含量为:Cr2O347.15,Fe2O317.07,Al2O311.14,CaO0.10,MgO11.14,SiO28.91,铬矿粒度-200目占70.80%,生料含Cr2O3为15.02%,配入的CaO为6.27%,混合均匀度为98.17%,造球粒径2~5mm占84.70%;抗压强度为0.81公斤/个,焙烧温度1150℃,尾气含氧量为7.8%,获得水溶铬转化率为89.28%的粒状熟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转化率高,排渣量小,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2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中多层互连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高能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