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铬酸镧电热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3375.6 | 申请日: | 199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安荣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2000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铬酸镧 电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陶瓷电热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铬酸镧LaCrO3陶瓷电热体的组成及其制造方法。
电热元件的主要特性有最高工作温度、表面允许功率、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以及工作寿命等。传统的电热元件有丝、缆、带、棒、管和淀积膜等形式,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如钼Mo、钨W、铌Nb和钽Ta;耐热合金如镍铬Ni-Cr、铁铬铝Fe-Cr-Al,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石墨、碳、碳化硅SiC和二硅化钼MoSi2等。金属材料有的可以工作到2500℃以上的高温,但其抗氧化能力差,需在真空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且寿命很短。耐热合金则熔点较低(1500℃左右),经高温使用冷却后易变脆。石墨和碳在高温下易挥发和氧化。碳化硅SiC电热体可在空气中工作且寿命较长,但工作温度不超过1400℃左右,在高氧压及1400℃以上使用会显著氧化,间歇使用或使用初期电特性有明显老化现象。二硅化钼MoSi2在空气中可工作到1650℃,但在400-700℃温区长时间使用会发生低度氧化而遭破坏,且这种材料太脆、冲击强度低,须采取某些保护措施而避免损坏。
耐火氧化物陶瓷材料用作发热体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的独特性能,例如经过钙Ca、镁Mg、钇Y或各种稀土元素稳定的氧化锆ZrO2或氧化钍ThO2用作电热元件可以在氧化气氛中工作到1750℃;但是,由于它们的室温电阻率较高,使用时必须将其用其它手段预热到1000℃左右才能开始工作。钍Th有放射性。这些特性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用掺杂的铬酸镧超细粉末制造一种能在空气或氧化气氛中、无须预热而连续升温至1750℃高温工作、寿命大于2000小时且无电性能老化的陶瓷电热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电阻式掺钙、钐和钇的铬酸镧LaCrO3半导瓷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该发热体由三部分构成(图1),中间部分为高电阻率的热部1,供发热用;两端为低电阻率的冷部2,供电连接用,几何形状如图1所示。其管长可依需要而定。由于热部电阻率较高,通以电流产生的焦耳热用以产生所需的高温。两冷部适当部位被敷银电极3,利于导接电源。热部与冷部通过常用的高温熔接或电弧焊接4连成一体。
本发明电热体的特征在于,电热体的材料为掺钙Ca、和钐Sm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铬酸镧LaCrO3半导瓷。电热体材料中加入钇Y,用以吸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Cr组分挥发而生成La2O3,从而防止了所生成的La2O3潮解,体积变化引起的材料破坏;钙的添加可以调整电阻率,又可以降低烧成温度,而钐的添加主要是调整电阻率,改善成形性能,但不影响烧成温度。热部和冷部材料的主晶相相同,但掺杂量不同,特别是掺钙Ca量相差约10倍,从而使其电阻率有较大差别而物化性能则比较接近。材料中包含的主要元素有镧La、铬Cr、钙Ca、钇Y、钐Sm和氧O,具体成份为:
1、热部材料成份:
用摩尔含量表示,在1摩尔LaCrO3中加入0.085-0.09摩尔的钇Y,0.015-0.020摩尔的钐Sm以及0.022-0.025摩尔的钙Ca。
用非化学计量式表示为
LaCrO3+0.085-0.09摩尔Y+0.015-0.020摩尔Sm+0.022-0.025摩尔Ca………………………[I]
例如以硝酸盐为原料:
La(NO3)3·6H2O(99%) 1939g
Cr(NO3)3·9H2O(97%) 1919g
Y2O3(99.99%) 43~45g
Sm(NO3)3·6H2O(99.9%) 30~39g
Ca(NO3)2·4H2O(98.5%) 23~26g
2、冷部材料成份:
冷部与热部材料成分的差别是钙含量不同,增加约一个数量级,用非化学计量式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安荣,未经黄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钛铝合金铸件的组织均匀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