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中药美容浸膏无效
申请号: | 95113989.4 | 申请日: | 199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4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增奎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56;A61K35/64;A61K35/84;A61K7/48 |
代理公司: | 辽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中药 美容 浸膏 | ||
本发明涉及化妆用配制品,取材于天然中药配制的美容浸膏。
中草药成分中具有美容功能的很多,如当归、桃仁、白茈、白附子等,都具有润泽肌肤、悦泽容颜、去斑白面的功能。但是关于美容的中药成方却没有普及应用。中医药理论历来主张肤颜是人体器官内脏状态的表露,如面色红润光泽是气血通畅、身体健康,面色萎黄显示其机体某脏器功能出现障碍;因此坚持以治本为主,针对脏器隐患用药,治病去根。这自然是中医得以久传的真蒂,但是从美容角度看,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服药的,况且中成药中也没有针对美容的成方。近年来,随着人们渴望天然品保健、美容的愿望日趋强烈,出现了一些、含中草药成分的润肤洗浴液、皂等,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82886A一种中药美容液及其生产方法、CN1104886A,祛斑、祛粉刺、祛皱护肤霜,却没有全成分,不含酒精的中草药美容护肤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成分的天然中药美容浸膏。
这种天然中药美容浸膏包括分别具有润肤驻颜、活血祛瘀、灭癜白面、治疗黄褐斑、粉刺面疮等功效的各成分:
人参10-50g、当归10-50g、益母草10-50g、桃仁10-50g、杏仁10-50g、川芎10-50g、苦参10-50g、丹参10-50g、白芷10-50g、白术10-50g、白芨5-10g、白疾黎10-50g、白芍10-50g、白蔹10-50g、白附子10-50g、茯芩10-50g、白僵蚕10-50g、珍珠粉10-50g。
其制造工艺采用传统中药提取方法,包括采用提取罐、浓缩罐、灌膏机等设备;将上述各成分粉碎、用水浸泡2小时、在提取罐中加热100℃左右,1-2小时,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在真空罐中浓缩,比重1.1-1.4,分装即得。
使用方法:取浸膏少许(每次约1-5g)与生鸡蛋清按1∶1的比例调匀制成面膜。用时将面部用温水洗净、用毛刷蘸制备好的面膜,均匀在涂在脸上,待干后1小时以上或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也可用水稀释直接涂在脸上。
中草药外用美容,使有效成分迅速渗入皮肤内,直接分解淡化黑褐色素,细化皮肤粗糙成分,疏通受阻毛孔,消除炎症。同时天然中草药能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这样不仅消除了色斑,痤疮,使皮肤变白,平滑红润,又提高了皮肤抵护抗能力,“标本兼治”。用蛋清对该浸膏随配随用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变质或受到污染,而且蛋清中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等成分能营养滋润皮肤,具有收敛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涂布后能于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痂膜,不仅起到保湿,保温作用,又可使面部皮肤绷紧,达到减皱美肤的目的,并保证该美容浸膏的纯天然成分,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及防腐剂、香料等。
天然中药美容浸膏包括分别具有润肤驻颜、活血祛瘀、灭癜白面、治疗黄褐斑、粉刺面疮等功效的各成分:
人参10-50g、当归10-50g、益母草10-50g、桃仁10-50g、杏仁10-50g、川芎10-50g、苦参10-50g、丹参10-50g、白芷10-50g、白术10-50g、白芨5-10g、白疾黎10-50g、白芍1-50g、白蔹10-50g、白附子10-50g、茯芩10-50g、白僵蚕10-50g、珍珠粉10-50g。
其制造工艺采用传统中药提取方法,包括采用提取罐、浓缩罐、灌膏机等设备;将上述各成分粉碎、用水浸泡2小时、第一次加水为物料的6-8倍,在提取罐中加热100℃左右,1-2小时,滤出提取液;第二次加水4-6倍,加热,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用120目筛,在真空罐中浓缩,按比重至1.1-1.4,(60℃热测)。用灌装机分装制成软管成品、质检、装箱。提取方法还可以采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回收乙醇,真空浓缩成膏,比重1.1-1.4,(60℃热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增奎,未经王增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3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