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二氧化硅的生产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4827.3 | 申请日: | 199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8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华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2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二氧化硅 生产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加工中提取二氧化硅的生产工艺方法。
目前,国内外生产二氧化硅的传统方法是气相法和沉淀法,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虽然质量好,但工艺要求严格,满足不了各种行业的广泛应用。沉淀法是目前生产二氧化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氢氧化钠的大量应用,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在反应时二氧化硅的纯度达不到质量要求。和本发明接近的已有技术,如专利号:881054291,名为:“稻壳灰联产水玻璃和活性碳”,公开了一种硅酸钠和活性炭生产技术,是将稻壳灰在加温加压的条件下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水玻璃,再加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由于该工艺的条件限制间接而不是直接的生产,因而二氧化硅的纯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导制了产品性能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易得的普通稻壳灰、锅炉灰,提出一种类似沉淀法,但从实质上改变了原生产工艺方法,而且在某些地方可以大量替代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使产品成本低、有活性、颜色纯正,满足了多种用途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a.利用稻壳灰、锅炉灰在温度为140-170℃,反应压力为5-7MPa,反应时间为4--5小时的条件下,与纯碱溶液在搅拌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
b、化学反应后将液体用箱式压滤机进行第一次过滤,滤液经冷却器快速降温至20-22℃,滤液在冷却过程中有大量的Sio2胶状沉淀析出:析出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将分解出的碳酸钠溶液和析出的二氧化硅进行第二次过滤分离,然后再将箱式压滤机内的二氧化硅用过滤清水洗涤至中性;
d、将箱式压滤机内的二氧化硅取出,其成品是块状的,内部含有较多的碱性,为使其PH达到标准需除去碱性,需要磨浆打浆,再用酸去中和,酸中和后,沉淀8小时,第三次用箱式压滤机过滤,除去盐水,在300℃以上的热风气烘干系统内烘干,经过一次性加工,烘干设备主塔出料为325目以下产品,袋滤器出料为325目以上产品的两个品种的高级超细活性二氧化硅。
e、将上述经磨浆打浆,酸中和,过滤得到的325目以下产品和325目以上产品的两个品种的高级超细活性二氧化硅,在800-1000℃高温烘炉烘干即可得到汽相二氧化硅产品。
采用本工艺方法生产的二氧化硅,产品颜色纯正、纯度高,该工艺利用碳酸钠和二氧化硅在不同温度下发生还原反应这一特征,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因此提高了纯度、产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原料易得,实现了不用强酸、强碱、工作环境安全可靠无污染的优势,由于产品具有绝缘性能好、耐磨、高活性等特点,是硅橡胶、军工、航天、医药、食品、化妆品、油漆等行业良好的添加剂,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将稻壳灰、锅炉灰(绝干算)500kg,和8%的碳酸钠溶液800kg加入搅拌反应釜中,温度为140-170℃,反应压力为5-7MPa,反应时间为4-5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后,立即将液体用箱式压滤机进行第一次过滤,滤液经冷却快速降温至20-22℃,则有二氧化硅析出,和分解出碳酸钠,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将箱式压滤机内的二氧化硅用过滤清水洗涤至中性,将箱式压滤机内的二氧化硅取出,其成品是块状的,内部含有较多的碱性,为使其PH达到标准需除去碱性,需要磨浆打浆,再用酸去中和,酸中和后,沉淀8小时,第三次用箱式压滤机过滤,除去盐水,在300℃以上的热风气烘干系统内烘干,经过一次性加工,烘干设备主塔出料为325目以下产品,袋滤器出料为325目以上产品的两个品种的高级超细活性二氧化硅。将上述经磨浆打浆,酸中和,过滤得到的325目以下产品和325目以上产品的两个品种的高级超细活性二氧化硅,在800-1000℃高温烘炉烘干即可得到汽相二氧化硅产品。
二氧化硅产品的性能:
二氧化硅含量% 98.75
外观 白色粉末
加热减量% 0.61
灼烧减量% 0.74
PH 7.5
筛余物 0.45
总含铜量(mg/kg) 10
总含铁量(mgkg) 600
总含锰量(mg/kg) 20
OBP吸收值 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华,未经吴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4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涂层罩面涂层生产方法及其中所用无水涂料
- 下一篇:氨甲蝶呤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