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制气装置及管道供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15420.6 | 申请日: | 199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834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三省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制气 装置 管道 供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用可燃气,特别是一种油制气装置及网管供气系统。
现民用可燃气主要有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石油液化气、管道沼气,居民使用非常方便,但由于建管道煤气工厂投资巨大,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受能源、财力限制;沼气受条件制约等因素,居民用燃料、燃气化只限于有条件的地区。
油制气早已运用于玻璃制品及电珠制造发电等行业。主要采用轻质油(碳5等轻烃)沸点低,易挥发的特性,用空气压缩机在轻质油中大量充气,以空气为介质,使介质携带大量气态烃从油中逸中,引入管道供工业加热用途。由于空气中含有21%氧,空气本身有助燃作用,使用空气作载体则易使气态烃和空气中的氧气达到爆燃极限,所以很难向居民安全供气,电就制约了油制气民用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制气装置及管道供气系统,采取升温,促使轻质油蒸发,产生油制气;用惰性气体作载体使气态烃从油中逸出;用油蒸气本身通过石油液化气空压机循环往复搅拌油液促使轻质油加速挥发。它有效地克服了不安全因素,无爆燃危险,象管道煤气网络系统一样,可配用普通燃气灶,给千家万户的居民带来方便,且省去了建煤气工厂一次性投资巨大的负担,缓和了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供应不足的现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需建油制气站,接通管道,象铺设管道煤气网络到户一样,铺设油制气管道网络到户,供一个地区、厂区、住宅区供居民燃气需要。
油制气站是油制气装置及网管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油制气站由油料贮罐、油气反应釜、冷凝油回收罐、升降式贮气仓、油料罐注系统、惰性气体贮罐、石油液化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锅炉、变频调速自动化控制系统、温控传感、压力传感、液位传感、氧敏传感装置等组成。油料罐通过油料灌注系统和油气反应釜接通,石油液化气压缩机输入口连通反应釜上部内空间和釜中油制气接通,输出口和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底部用管道接通向油液中均匀排放油蒸气,搅动整个油液,使油面产生气泡,加快油料蒸发速度。空气压缩机输入口接通惰性气体罐,输出口和油气反应釜底部用管道接通,向油液中均匀排放惰性气体、增加携烃介质,使轻质油大量产生气态烃输出。
油制气站的核心设备是油气反应釜,它利用轻质油组份(例如碳5)65℃即沸腾汽化的特点,将轻质油在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中加温,产生油蒸气(油制气),通过管道输出,供应用户使用。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可以是全钢封闭结构的压力容器,内胆耐压力>1.6MPa,夹层结构,可用蒸气、热水、电热、循环加热,保持反应釜内有足够的油蒸气(可燃气)压力;
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可以在液面上部呈单层钢板结构,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油制气输出口设减压器。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油液面上部可以是敞开式的和升降式储气仓连通,储气仓连通油制气用户管道网络。油气反应装置反应釜也可通过管道将油制气输进升降式储气仓,储气仓连通用户管道网络。升降式储气仓结构和现有煤气用升降式贮气仓相近。升降式储气仓有升温恒温系统。
反应釜加热油液和石油液化气压缩机输入油蒸气及惰性气体搅拌油液相结合。反应釜加热和压缩机输入油液中惰性气体,增加携烃介质相结合。
通过温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氧敏传感器发出指令,变频调速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进行液位补偿,温度、压力调整,超氧报警及自动锁闭供气管道等工作。
从油制气站向用户输出可燃气态烃的输气管道需要较高的水平度,以利于冷凝油回流入罐。也可设计上下双层管道,上层为输气管道,下层为冷凝油返流管道。上下管道在适当距离相互连接,联通点和上行管道接通的下行管道竖管处设反向弯管,使上层管的冷凝油及时排泄至下行管道,以保证输气管道不发生梗阻情况,减少油制气冷凝。下层管道积存的冷凝油在重力作用下源源不断的返流入反应釜。油制气管道可采用电热带保温,中途可设站加热升温及加强外保温措施。在用户前的管道需设阻火器,截止阀。用户需安装计量表,计量表可选用管道液化气用表。如选用煤气表表内易存冷凝油的地方安装曲径管(反向弯管),曲径管在表壳外的端头和燃气管道联通,由于相通的管道,压力相同,曲径管内的冷凝油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燃气管道内,设曲径管可实现只排冷凝油,不向外排可燃气,以保障计量表正常运行。
油制气管道管路过长,网络太大时会产生压头损失,即输出压力高,网络终端管道压力低。压力差形成阻力,阻碍了冷凝油返流回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油制气站另设冷凝油贮罐,适当降低罐内压力,以利冷凝油返流。
为减少油制气冷凝损失,可在一个地区同一个输油网络上多建油制气站来弥补这一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三省,未经王三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5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质粉煤灰加工方法
- 下一篇:生产过程控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