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用座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5661.6 | 申请日: | 199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D11/00 | 分类号: | A47D11/00;B62B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座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座位装置,特别涉及那种具有在就座儿童的上半身两侧形成侧壁并保护儿童上半身的侧护板、及在儿童的腰部两侧形成扶手并保护儿童下半身的的臂架的儿童用座位装置。
作为儿童用座位装置的例子,有儿童用椅。典型的儿童用椅是在室内使用的。这类儿童用椅具有座部和从座部的后方竖起的靠背部,也有的为了增加就座儿童的安全性,还设有第1侧护板和第2侧护板,从靠背部两侧边缘分别形成向前方伸出的1对侧壁,以及第1臂架和第2臂架,从座位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向上方伸出的1对扶手。另外靠背部在儿童睡着时还可向后躺倒,也有的还可当作儿童睡眠用床。
上述的结构不仅可用于儿童用椅,还可用于诸如婴儿车、汽车用儿童安全座位等其他儿童用座位装置。
在上述的靠背部可以向后躺倒,且具有从靠背部两侧边缘分别形成向前方伸出的1对侧壁的1对侧护板以及从座部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向上方伸出的1对扶手的第1臂架和第2臂架的儿童用座位装置上,1对侧壁及1对扶手的相互间隔通常是根据靠背部竖起时儿童的姿势而定的。即,考虑到对于以上半身竖起的姿势就座的儿童的安全性,为了能用1对侧壁及1对扶手从两侧支撑儿童的上半身和下半身,1对侧壁及1对扶手间的间隔比较狭窄。
然而,在把靠背部向后躺倒成床状,使儿童成平躺姿势时,儿童,特别是低龄婴儿,往往容易采取把两手举至两肩,甚至膝盖弯曲的姿势,这时,如上述那样设定的1对侧壁及1对扶手间的间隔就显得狭小。特别是在儿童的肩部及腰部位置,尤其要求1对侧壁及1对扶手间的间隔宽裕。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用座位装置,其1对侧壁及1对扶手间的间隔可以分别变更,在靠背部竖起时为了儿童的安全性采用较窄的间隔,在靠背部向后躺倒时则采用较宽的间隔。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用座位装置,具有座部及从座部的后方竖起的靠背部,且靠背部可以向后躺倒,还具有第1及第2侧护板,分别形成从靠背部的两侧边缘部向前方伸出的1对侧壁,其特点在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具有分别保持第1及第2侧护板且可使1对侧壁间的相互间隔变更的保持装置,以及与靠背部的向后躺倒动作连动而变更间隔、可在靠背部渐渐向后躺倒时使间隔渐渐变宽的连动装置。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时,为了在靠背部渐渐向后躺倒时使1对侧壁间的间隔渐渐变宽,是与靠背部的向后躺倒动作连动而变更该间隔的。
因此,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时,当靠背部竖起,从而使儿童的上半身竖起时,1对侧壁间的间隔变窄,以确保儿童的安全性,而当靠背部向后躺倒,从而使儿童的上半身成睡眠姿势时,1对侧壁间的间隔变宽,以防止给儿童带来不适。
另外,由于上述1对侧壁间的间隔变更是与靠背部的向后躺倒动作连动的,故不需为了变更间隔而作特别操作,从而可简化该儿童用座位装置的操作。
又,由于在靠背部竖起时可使1对侧壁间的间隔变窄,故与1对侧壁间始终保持宽间隔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儿童用座位装置可减少所占据的空间。
又,最好第1及第2侧护板具有沿靠背部延伸且使侧壁位于各外侧边缘部的第1及第2主面板,保持装置具有支撑第1及第2主面板且使其可对着靠背部移动的装置。采用这样的构造,可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可变更1对侧壁间隔的保持装置。
还有,为了调节靠背部的向后躺倒状态,最好采用一支撑杆,其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与可使靠背部向后躺倒的支撑轴不同的位置,其上端部则可选择性固定在靠背部背面上下方向分布的多个位置。
在这种场合,上述的保持装置具有支撑第1及第2主面板的下端部且使其可对靠背部转动的枢支销,与靠背部的向后躺倒动作连动而变更1对侧壁间间隔的连动装置具有安装于支撑杆上端部的1对主动销、设于靠背部上、可容纳1对主动销且使其分别作上下方向移动的1对互相平行延伸的导向长孔、设于1对侧护板各自的主面板上、可容纳1对主动销且使其分别在其长度方向移动的1对从动长孔。
而且这一对从动长孔随着向上端部的延伸而互相接近。采用这样的构造时,支撑杆的上端部根据靠背部向后躺倒的动作而相应地变化位置,利用这一动作而使1对侧护板分别转动,从而可用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实现1对侧壁间的间隔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未经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5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文数码电脑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 下一篇:用于电梯驱动滑轮的盘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