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皮革表面饰纹的印刷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5849.X | 申请日: | 1995-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英彦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B41M3/12;B41M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皮革 表面 印刷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皮革表面饰纹的印刷制法,尤指一种可将转印纸花样热印于动物皮革表面的制法。
目前所见到有关在动物皮革表面印刷彩色图样的方式,都是藉由网板印刷(Screen Printing)、又称孔版印刷术加以印刷完成,其制造过程为:
1.设计原稿;
2.张网;即必须先由制造网框及网屏组合等过程,其中必须注意选用适当网目大小的网屏及网框的张紧网;
3.制版;即经过前处理、材料选择及爆光等过程;
4.照相;必须具备各种照相器材、显影药剂、照明设备等;
5.印刷;必须具备专业人员、机器、油墨及选择适当的刮刀;
6.干燥;
7.注意控制工作场所的温度及湿度;
由于上述每一制造过程都必须具备各种相关的器材和机器设备,不仅设备成本耗费极高,而且每一工作环节的技术更为专业,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能操作,无形中也使人工成本高昂,又因制造流程繁多,而使制造费时费工,又极不符合良好的经济及工作效益。
再者,皮革以网版印刷方式制作,因为是将印墨倒置在网版上,再藉由刮板将其压印在皮革表面;然而这种方式,因为是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受限制于皮革本身的表面毛细孔吸收(或称为渗透)能力(吸收速度与效率),在工作过程中并未能受到充分的张开,以吸收印墨渗入的作用,以致当刮板施以网印后,在皮革表面印著的印墨不仅都残留刮痕之外,更因而产生附着在皮革表面的印墨有厚薄不一致现象,且因印墨受到刮板直接刮压上去,则必定无法等待印墨完全(或近乎完全)受皮革充分吸收之前,便由刮板加以刮压,再经由冷却过程,使皮革表面的印墨干燥而成,依此做法所制出的皮革网印图案,势必产生有凸起硬块般现象(如同在墙上乱涂油漆以后,在油漆部分形成一凸起较厚的状态),进而,整体外观上将给人一种极为生硬的刻板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网版印刷制造表面图案的不足,提供一种动物皮革表面饰纹的印刷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可将转印纸花样热印在动物皮革表面的方法。
本发明的动物皮革表面饰纹的印刷方法是:将具有PVC PLastisol塑料油墨图样的转印纸,贴置在动物皮革表面,藉由具有150~200℃的热压板,以60至80公斤/平方公分压力压在转印纸上,时间为180~240秒之间(时间可因皮革是动物的外表皮还是内表皮等不同部位而有所不同),再将转印纸上的离型纸(Release Paper)剥离完成,便能使转印纸上的印墨完全附著并渗入皮革表面内,以达到二者结合为一的转印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a.准备材料及器具:
(1).具有离型纸的热转印纸(一面具有各种预期的各式图案);
(2).皮革(可为各种兽类的表皮、二郎皮、内皮等);
(3).热印刷机。
b.制造过程:
(1).先将欲受转印的皮革依热压印机所能加工的大小尺寸预先裁成后,置入热压印机的热压板上;
(2).将热压机的下压台预热至约150-200℃的热温状态;
(3).将转印纸贴置于动物皮革表面后,将热压板以60~80公斤/平方公分的压力,直接压在转印纸上,时间为180-240秒之间(依皮革是为外表皮或是内表皮而有所不同);
(4).再将转印纸上的离型纸(Release Paper)从皮革上加以剥离,便可完成所有的加工动作,以便继续进行裁剪和缝制。
总的来说,本发明经过实地采用牛皮、猪皮、羊皮等试制样品,并和以前以传统的网版印刷方式制造的皮革互相比较以后,已能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无论是采用牛皮、猪皮、羊皮、兔皮等各种类兽皮为材料,都能在同样的制造方法过程下达到预期的转印效果,尤其是上述种类经淘汰或废弃的不良品,仍然能在经由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处理以后,重新展现出完美外观的皮革装饰效果,而极具废物再利用,以降低材料成本的经济功效。
2.本发明的制法,即使因所使用的皮革种类有所不同,其制造过程及方式都完全一样,而使整体制造方法在实施上极具有简便而统一的制造过程,而能大幅延伸有效的产业应用范围,并且更能提高本发明方法的产业共通性及利用价值。
3.本发明对于经裁废的不良皮革原料,具有能起死回生的再生作用,且能在经过处理后,更再度恢复呈现其皮革的有效利用价值,丝毫不浪费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英彦,未经陈英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5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将友保健糖
- 下一篇:理化性烧伤创可灵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