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5986.0 | 申请日: | 199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05 |
发明(设计)人: | 桑子繁;新井孝夫;高桥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11/44 | 分类号: | F23D1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石油热风机或石油热风采暧器等设备上的将液体燃料气化后进行燃烧的燃烧装置。
这种燃烧装置的构造如图6以及图7所示。
如图6所示,标号1是表示用模铸成型的带底圆筒状气化器,在其周壁的上部埋设有用于加热气化器1的气化用的电加热器2。
气化器1因气化用的电加热器2通电后而被加热,但点火后由于火焰热的热反馈,所以即使停止通电,气化器1也能维持在高温状态。
在气化器1的周壁上设有空气喷嘴部件3,并将它与向气化器1内供应一次空气B的送风筒4相连接。在送风筒4的中心有燃料喷嘴5,其前端通过空气喷嘴部件3向气化器1内突伸入。燃料喷嘴5的另一端通过供油管21与燃料储罐17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电磁泵18,电磁泵18用于将燃料储罐17内的液体燃料吸起泵送入上述燃料喷嘴5中。由电磁泵18泵送的液体燃料从燃料喷嘴5的前端喷射出,进而靠气化器1的热量使其气化,并与由鼓风机16通过送风筒4供入的一次空气B混合而形成混合气体。
标号6是中间设有节流通路6A的节流板,其安装在气化器1内的上部。而在其下方正对着节流通路6A设有一折流板7。另外,在气化器1的上端开口部安装着燃烧器头部件8,在燃烧器头部件8的底壁8A上钻有许多通气孔9,在其周壁8B上钻有多个火孔10,并在周壁8B的内外安装有火孔金属网11。
标号12是表示用于将火孔10发出的热朝向气化器1传导的环状燃烧环,其安装在气化器1的上端而围绕于燃烧器头部件8。并且,在其对着上述火孔10的燃烧器头部件8的环状立壁12A上设有多条纵向缝隙13。
标号19表示点火器,用于点燃从燃烧器头部件8的火孔10喷出的混合气体,标号20是表示用于检测其火焰的火焰棒。
标号14则是表示设于气体器1外周的带底筒状燃烧器外壳。在底壁14A上连接着二次空气管15的上端开口15A,通过二次空气管15,由鼓风机16将二次空气A供入燃烧器外壳14的内部。供入的二次空气A通过气化器1与燃烧器外壳14的周壁14B之间的空隙流入上部的燃烧环12内,以使由点火器19点燃的混合气体良好地燃烧。
但是,在使用蒸发温度高的液体燃烧时,为得到良好的燃烧状况,气化器1的温度必须更高,但是,根据上述说明的气化器1的结构来说,从二次空气管15进入的二次空气A直接流入到气化器1的外周而与周壁接触,这样,流入的二次空气A就冷却了气化器1,而使气化器1本身的温度不能达到并经常保持在高温状态,这样,从燃烧喷嘴5喷出的气化燃料未能气化,会使未燃烧的气体滞留而发出臭味,从而导致红焰及焦油附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良好的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能消除上述缺陷,由于能经常保持气化器1的温度处于高温状态,因此不会有异常燃烧及焦油附着的出现,并且对蒸发温度高的液体燃料也能保持良好的燃烧性能。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燃烧装置中没有使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器头部件、使液体燃料气化的气化器、围绕该气化器设置的燃烧器外壳、连接在该燃烧器外壳底部的二次空气管以及通过该二次空气管向上述燃烧器外壳内供应二次空气的鼓风机,其特征主要表现于,在上述气化器与上述燃烧器外壳之间设有隔热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的作用是使二次空气不直接流入上述气化器的外周。
另外,本发明的燃烧装置中设有使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器头部件、使液体燃料气化的气化器、围绕该气化器设置的燃烧器外壳、连接在燃烧器外壳底部的二次空气管以及通过该二次空气管向上述燃烧器外壳内供应空气的鼓风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为使二次空气不直接流入到上述气化器的外周,在上述气化器与上述燃烧器外壳之间设有隔热导向构件,该隔热导向构件由从燃烧器外壳的底部壁面上竖起的围绕气化器外周的隔热板和为使二次空气流向上述隔热板与上述燃烧器外壳之间的缝隙而设置在二次空气管出口处的一端开口的导风器所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在气化器与燃烧器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导向构件,二次空气不直接流入到气化器的外周,所以气化器能达到且能保持在一定高的温度状态。
具体地说,就是依靠导风器将从二次空气管的出口流出的二次空气改变方向,使其横向流入隔热板与燃烧器外壳周壁之间。
现通过有关附图及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其特点。其中:
图1是本发明燃烧装置的纵向断面图;
图2是燃烧装置的横断面图;
图3是隔热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安装在燃烧装置上的导风器和二次空气管的截面图;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5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视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生中的纠错码的编码与解码的方法
- 下一篇:广角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