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相、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5116014.1 | 申请日: | 199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张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张陶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7/09;H02H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路 | ||
1.一种断相、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a.保护电路直接与控制电器共用电源而不使用变压器,b.保护电路装在一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内,这个外壳可以和控制电器共用,也可以单独制作后用粘接、螺丝或其它方法紧固在控制电器的外壳上,c.电路中具有负载运行还是空载运行的信号与断相信号互为依存的负载一空载判断电路来完成断相、过流等保护任务,断相、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既有共同电路也有相对独立的电路部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单独为保护电路制作的外壳形状为矩形或Г型薄片,长、宽与控制电器相同或相近似大小,在矩形的一端或Г字形的上端部分开三个孔,而与控制电器同一外壳的,其开孔端的外形与单独为保护电路制作的外壳相同,另一端则与控制电器本身外形一样。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断相保护电路由电流互感器、交直流变换电路、负载一空载判断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而过流保护电路则由电流互感器、交直流变换电路、负载一空载判断电路、延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欠压保护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欠压信号获取电路、开关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而过压保护电路则由整流滤流电路、过压信号获取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上述各电路的驱动电路是共用的且过压、断相、过流保护均有指示灯显示。
4.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外壳上面开的孔为圆形或矩形,孔与控制电器的主接线端子靠近,导线从孔中很容易接到控制电器的主接线端子上,在保护电路外壳上还开有若干小孔,用于安装指示灯和调节旋钮。
5.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外壳为矩形的一端安装磁环的三个孔并排,而保护电路外壳为Г形的可以将三个磁环的安装位置并排,也可以上下错开。
6.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断相和过流保护电路中的电流互感器由三只磁环组成,每个磁环上各绕二个线圈,其中三个线圈(每个磁环上各一个)串联连接作为断相信号绕组,另三个线圈(每个磁环上各一个)作为带负载运行还是空载运行的信号绕组,各与二极管D1、D2、D3串联后再并联在一起。
7.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断相保护电路中的负载一空载判断电路由电阻R1、R2、R5、R6和可控硅SCR1、SCR2以及二极管D5、D6和电容器C4等组成,电阻R2和可控硅SCR1串联后并联在电容器C1上,电阻R1的一端接在二极管D4和电容器C2的连结点上而另一端接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二极管D5、电阻R6和电容器C4串联,二极管D5的正极接可控硅SCR1的阳极而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二极管D6和电阻R5串联,二极管D6的正极接可控硅SCR1的阳极而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二极管D6为发光二极管或小灯泡,此二极管或小灯泡就作为断相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张陶,未经张立;张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0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