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湿型腹泻的止泻液无效
申请号: | 95116134.2 | 申请日: | 199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士汉;倪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士汉;倪盛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寒湿型 腹泻 止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敷止泻液,主要用于治疗因寒因湿引起的腹泻、肠炎、消化不良等症。
目前中医临床中以腹泻等病症的中药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中药煎汤口服的给药方法,由于中药有酸、苦、涩异味,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尤其小儿更难接受。公开号CN1054896A中公开了“一种少儿止泻巾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用药量大,作用不方便。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中药蟾酥,罂栗壳、乌梅、白药子等为主要成份,采用常规工艺方法生产的止泻药液。采用本发明治疗腹泻,肠炎消化不良等症,疗效快、化钱少、无痛苦。
本发明的配方组分与重量千分比:川 朴 20-90 木 香 10-100山 楂 20-100 柴 胡 10-50细 辛 5-40 香 附 20-100苍 术 20-100 猪 苓 20-60姜 黄 20-100 白药子 20-100巴豆壳 5-50 青 皮 30-100乌 梅 20-100 疴 子 20-100白 芷 20-100 藿 香 20-100草 果 30-100 砂 仁 5-50公丁香 10-50 肉 桂 20-100山20-100 莱卜子 20-100川椒目 20-160 枳 实 20-100罂粟壳 20-100 五味子 20-100蟾 酥 0.5-1.0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是:将上述配方中的各种中药按上述重量比称重,分别加工成粗末之后混合均匀,用75%的酒精按1∶3∶5比例将药调成稀糊状,加温浸饱二周,将药渣过滤掉,采用蒸馏法提取10-15%的酒精后,即成精制药液,加入渗透剂如5%的二甲亚砜,0.3%的薄荷油和匀,按常规中药液生产,消毒,装入滴管中备用。
本发明的治疗机理是:配方中的木香、藿香、砂仁、肉桂具有辛温散寒助牌健运,猪苓利水渗湿、姜黄、白药子有散寒止痛作用,罂栗壳有止痛作用,二者并用又增加止泻作用,蟾酥有消炎止痛、渗透作用,因此全方配伍,有治疗腹痛、健脾消食之功能,本发明是将沾有药液的棉球放在患者脐部,致药液通过表皮膜层渗入皮下组织,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血循环至人体各部分,传至各俞穴之经络,同时起到扎针和服药的双重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患者经中医治疗诊断后,凡因寒湿,伤食引起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可用该药液治疗,使用时,患者平躺,将棉球放在患者脐部,用滴管将药液滴在棉球上,首次约3-5滴,敷贴的时间按年龄大小而定,老人或成年人约20分钟左右,婴幼儿5-10分钟,一般滴3-4次即可治愈。
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治疗携带方便,无痛苦,启效快,尤受儿童的欢迎。
本发明的配方实施例:(重量千分比)
川 朴 40 柴 胡 30
细 辛 15 香 附 40
山 楂 45 猪 苓 45
苍 术 40 青 皮 55
姜 黄 45 疴 子 40
巴豆壳 10 藿 香 45
乌 梅 40 砂 仁 25
自 芷 45 肉 桂 40
草 果 54 莱卜子 40
公丁香 30 枳 实 40
山40 五味子 40
川椒目 40 蟾 酥 0.6
罂栗壳 40 白药子 50
木 香 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士汉;倪盛,未经倪士汉;倪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酚酯衍生物
- 下一篇: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