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析氢反应电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6198.9 | 申请日: | 199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康;张允什;宋德英;周作祥;汪根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4 | 分类号: | C25B11/04;C25B1/26;C25B1/04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海安 |
地址: | 30007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析氢反应电极的制备。
目前国内外研究最为广泛的析氢反应电极的制备以阮内镍(Raney Nickel)和镍钼合金为主,因阮内镍合金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度高等优点。最近报道有复合镀技术制取的阮内镍合金在35%重量份的NaOH,在90℃和200mA/cm2电流密度下电解时,析氢反应应过电位为80mV,并在连续电解条件下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而镍钼合金是近年来研究最为活跃的电催化合金,它不象阮内镍合金呈多孔性结构等特点。但由于具有d电子协同效应,该合金显示有很高的析氢反应活性。D.E.Brown等人报道用高温热分解氢还原法制备的Ni60Mo40合金电极在30%重量份的KOH,在70℃和500mA/cm2(相对几何面积),连续电解11000小时后,反应过电位为60mV。目前以上两合金电极被认为最有可能作为氯碱工业的负极活性材料。可是,在电解过程中,停电事故会经常发生,在这种不连续或间歇电解条件下(尤其在停电两周后),阮内镍和镍钼合金析氢反应催化活性几乎完全消失。因此,现有析氢反应电极材料主要存在抗停电短路能力差,电极材料在间歇过程中易腐蚀氧化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析氢反应电极的制备方法,它可以解决目前阮内镍和镍钼合金电极在间歇电解条件下,尤其停电两周以上时其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差等缺陷,本发明具有优良的抗停电短路、长寿命、高活性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包括电极结构及成分的设计和电极的制作。该电极结构主要由下列3个部分构成:即电极骨架、合金A和合金B。合金A的功能主要起电催化性能的作用,在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保证电极有优良的析氢反应活性。合金B的功能是在电解过程中起到化学吸收部分氢并有储存的作用;合金B的另一功能是在停电间歇过程起到电化学释放氢的作用,以保证电极在间歇过程中合金A不被严重氧化和腐蚀。根据以上电极结构的设计,合金A可由阮内镍合金、镍钼合金、镍钼铁合金中任一合金构成。合金B可由LaNi5型、Ti-Ni系及多元混合稀土金属合金MmNi5型等储氢材料中任一合金构成。电极制作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熔炼法制备合金B,块状合金B经机械法粉碎后,选择过200目的合金粉,用PVA乳胶液粘接于多孔性镍电极骨架上,凉干后,用恒电流电沉积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选择非晶态镍钼合金作为新型电极的合金A层,因其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性能,其制备方法是使用电沉积法,使合金A沉淀在合金B表面。电沉积的组成及条件如下:NiSO4·6H2O为50~80克/升;Na2MoO4·2H2O8~11克/升;柠檬酸钠30~50克/升,溶液的PH值用无水硫酸钠调至8.5~9.5,其阴极电流密度为20~60mA/cm2,镀液温度为25±5℃。
本发明不但具有优良的长期连续电解的电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停电短路能力。电极析氢反应的电催化性能主要取决于表面非晶态镍钼合金的性质,在发生停电短路时,电极内部的储氢合金B通过扩散可逆地释放贮存的氢,以抵耗反向电流,保护电极表面合金A免遭氧化和腐蚀:
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
本发明如替代目前氯碱工业的铁阴极材料(析氢反应电位大于300mV),可大幅度降低电解能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阴极析氢过电位200mV,每生产1吨烧碱可节约140度电。
由稀土合金LaNi4.9Si0.1和厚度约12μm的非晶态镍钼合金构成的电极作为析氢反应阴极,而阳极采用大面积镍带。在30%重量份的NaOH,在70℃以200mA/cm2连续电解4个月后,电极析氢反应电位约85mV,电极在停电短路2周后,阴极析氢反应过电位约为88mV。
以混合稀土金属合金MmNi3.6Co0.75Mn0.42Al0.27和厚度约12μm非晶态镍钼合金构成的电极作为析氢反应阴极,阳极采用大面积Pt丝网,在30%重量份的KOH,在70℃和200mA/cm2连续电解6个月后,析氢反应过电位在80~85mV之间。电极在停电短路3周后,电极析氢反应过电位增加约3~5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