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再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6225.X | 申请日: | 1995-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信行;平中大介;新田元;大田起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00 | 分类号: | G11B7/00;G11B20/10;H04N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再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再现诸如记录在光盘、磁光盘等上的图象和声音数据的盘数据再现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能够快速运行诸如反向再现的特殊再现的数据再现装置。
目前已经提出了一种MPEG(运动图象编码专家组)方法作为对记录在一个传统数字视盘(以后称之为DVD)上的数字图象信号进行压缩和编码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9来解释一个MPEG编码器的例子。
所述的MPEG编码器是一种适于通过预测偏码对信号进行压缩的编码器。其中,数字化的图象输入信号被分成作为运动补偿预测最小单元的每一子信息组(MB),并且在一个运动检测电路101中检测每一信息组与所述运动补偿预测相关的运动矢量。
在利用随后的预测编码部份对这个信息进行预测编码的同时,它将被分类为4种信息组(1)内部信息组,在该信息组内,根据所述的图象输入信号直接执行DCT(离散余弦变换),(2)正向信息组,在该信息组内,仅根据前面的方向执行预测,(3)反向信息组,在该信息组内,仅根据向后的方向执行预测,(4)双向信息组,在该信息组内,根据两个方向执行预测。
就是说,DCT部分103执行一种付里叶变换的DCT,且量化电路104对其结果的DCT因数进行量化。在量化以后,变长编码装置109通过指定其码长对应于发生概率而变化的代码来执行变长编码。反相量化电路105使量化后的信号反量化,且反相DCT部分106执行反相DCT。然后,从一个帧存贮器预测器108的输出信号被加到它上面以再现原来的图象信号。再现后的图象信号被作为预测信号而提供给减法器102。
利用存在于多路传输装置110的预测模式信息和运动矢量信息对由所述变长编码装置109输出的预测编码信号进行多路传输。这样一种多路传输数据是以一种不规则的速率产生的,所以它将被输出并暂存于缓冲器111之中,以使它的编码速度变得恒定。注意,也可以通过响应存贮于所述缓冲器111中的编码量来改变所述量化装置104的量化比例因子q从而降低所述编码率的平均值来控制编码数量。
图10a示出了使用所述MPEG方法而压缩和编码的内部帧预测的结构。在该图中,例如一个GOP(图象组)由9个帧组成,一个帧I图象、两帧P图象和6帧B图象。注意,GOP是一个编码单元,是由一系列运动图象分隔而成。I图象是在所述帧内的一个预测编码图象,P图象是根据已经按着时间顺序进行了编码的在前帧(I图象或P图象)进行预测的一个帧间预测编码图象,B图象是根据按时间顺序的所述在前帧和在后帧这两个帧进行预测的一个帧间预测编码图象。
就是说,如图中箭头所示,I图象I0仅在那个帧内被进行预测编码,P图象P0根据I图象I0被进行帧间预测编码,而P图象P1则根据P图象P0被进行帧间预测编码。另外,B图象B0和B1是根据I图象I0和P图象P0这两个图象进行帧间预测编码的,而B图象B2是B3是根据P图象P0和P图象P1这两个图象进行帧间预测编码的。然后,利用相同的方式通过所述的预测编码来建立图象。
顺便说一下,在对如此进行预测编码的所述图象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虽然由于I图象是在所述帧内被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可以利用其本身对I图象进行译码,但由于P图象是根据所述在前I图象或P图象进行预测编码的,因此在对其译码中,就需要所述的I图象或P图象,并且,由于B图象是根据所述在前或在后的I图象或P图象进行预测编码的,所以在B图象的译码过程中需要所述在前和在后的I图象或P图象。这样,所述图象被如图10b重新安排,从而使得能够首先对在译码中所需要的图象进行译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