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间隙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的改进了的重力楔在审
申请号: | 95116271.3 | 申请日: | 199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15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G·博克勒克;查尔斯·P·斯潘塞;小弗兰克林·S·麦基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姆斯泰德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32 | 分类号: | B61G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永红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间隙 有轨 车厢 连接 组件 改进 重力 | ||
1.一种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它具有一根纵向轴线,并承受沿着所述轴线的拉伸和压缩载荷,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袋形铸件(它有一个端壁和一个朝向所述端壁打开的袋),一个连接件,一个有前壁,后壁,顶端和底端的楔,以及一个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后续块,所述后续块和所述楔被容纳在所述袋形铸件中,这种容纳使得所述后续块与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由所述楔隔开,所述后续块的前表面与所述连接件相接触,并且所述后续块的后表面与所述楔的前壁相接触,所述楔的后壁接触着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所述楔有第一完全座入位置和第二完全座入位置,所述第一完全座入位置确定了相对于所述后续块和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的楔的第一位置,其中当所述连接组件承受拉伸载荷时,所述楔在纵向上与所述后续块和袋形铸件的端壁对准,并同时与它们接触,所述第二完全座入位置确定了相对于所述后续块和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的楔的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连接组件承受压缩载荷时,所述楔在纵向上与所述后续块和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对准,并同时与它们接触,改进包括:
连接到所述楔上的件,用来在承受拉伸载荷时把所述楔在竖直方向上支承在一个固定位置,为的是消除作用力的储存,否则如果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容许所述楔落入所述第一完全座入位置,就会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出现这种力的储存,所述固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完全座入位置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置被确定为在所述第一完全座入位置的上面的一个竖直位置,当拉伸载荷作用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时,在所述楔的前壁与所述后续块的后表面之间和所述楔的后壁与所述袋形铸件的端壁之间同时保持一个可控制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的间隙由所述支承件的压缩载荷率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的支承件在所述组件受到压缩载荷时可以重复地被压缩,从而消除了所述的可控制的间隙,使得容许所述楔落入所述第二完全座入位置,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压缩产生所述件的有关数量的移动,所述的移动量至少等于所述的可控制的间隙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的支承件在所述压缩载荷由所述连接组件上放开之后可以重复地把所述楔恢复到所述固定位置,从而重新建立相同的所述可控制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压缩和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相对移动量是有限的,所述的有限的移动量不会干扰所述楔的除去由于磨损而在所述的连接组件中产生的自由间隙的所述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将在约20,000磅至40,000磅的压缩载荷作用下被压缩,从而使得所述支承件可以落入到所述完全座入位置中。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位置的所述可控制的间隙至少为0.125英寸。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的支承件包括连接到所述楔的前壁和后壁至少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被容纳在一个不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簧的压缩载荷率约为每英寸100,000至200,000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横向剪切率约为每英寸75,000至150,000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摩擦系数约为0.3至0.5。
13.根据权利要求7的有轨车厢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一个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包括一个容纳在所述不通孔中的钢制弹簧,一个有位于中心的孔并以螺纹紧固到所述不通孔中用来保持住所述钢制弹簧的柱塞定位件,以及有一个台肩和一个顶部的一个柱塞,所述柱塞设置在柱塞定位件与所述钢制弹簧之间,其中所述柱塞台肩被所述钢制弹簧固定成持续地与所述柱塞定位件接触,所述柱塞顶部穿过所述柱塞定位件的所述孔伸展一定数量,此数量是为了把所述楔保持在所述完全座入位置之上的所述位置所必须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姆斯泰德工业公司,未经阿姆斯泰德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2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粉铁心
- 下一篇: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树脂